在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之际,荆楚大地正用实践为大会主题写下生动注脚。当“体验经济”从战略蓝图变为现实图景,湖北早以“文旅+N”的融合魔法,将山河画卷转化为可触摸、可带走、可回味的沉浸式故事。从武当山金顶的晨钟暮鼓到东湖绿道的碧波帆影,从恩施山寨的摔碗酒香到荆州古城的方言市声,这片土地正用一场场“破圈实验”,证明文旅的真谛不在终点站的盖章打卡,而在故事里的流连忘返。
景区门票仅是文旅消费的“入场券”,而非“终点站”。湖北以“文旅+N”的融合魔法,将“到此一游”的终点线擦除,绘就“来了还想来”的无限循环。武当山不靠金顶门票“躺赚”,而是以“问道养生+太极研学”留住游客,春节假期景区周边民宿入住率超95%;东湖绿道免费开放后,衍生出“风景游览+露营休闲+水上游乐”的消费链,单日接待游客最高为55万人次;恩施大峡谷推出“景区联票+土家摔碗酒体验”,实现游客人均消费翻倍。当门票成为故事的开头而非结局,湖北的群山碧水才真正活成了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文旅的深层魅力,在于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景区打卡”转向“城市生活”。通过深掘荆楚文化,用“可触摸的文化场景”“可带走的市井烟火”和“可传播的情感记忆”,将荆楚大地的千年文脉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在武汉街头捧一碗热干面学一句“蒜鸟”方言,在恩施山寨跳摆手舞摔碗酒,在襄阳古城沉浸式推演三国权谋,这些不再是简单的“景点打卡”,而是打开荆楚大地的N种正确方式。当文化基因转化为可交互的“密码”,当城市生活成为可带走的“伴手礼”,湖北便成功让游客从“到此一游”的过客,变身“来了就是本地人”的主角。
文旅服务的终极目标是“让人愿意再来”,湖北用“细节里的烟火气”和“服务中的荆楚情”将“过客”暖成“归人”。武汉天河机场为转机过夜旅客提供免费住宿服务、免费用餐和手办礼;神农架滑雪场“红心驿站”免费提供姜茶、烘干机;荆州古城墙下游客用“弯管子”普通话逛早市,买藕带时用方言砍价。当服务从“流程化”升华为“人情味”,湖北便成了“来了想留下”的旅行故乡。
从“门票小利”到“产业蓝海”,从“旁观打卡”到“生活沉浸”,从“服务流程”到“情感共鸣”,荆楚大地不再是旅行的终点,而是“来了就是本地人”的永恒开场。湖北文旅正在用无限创意和服务温度,让每一段旅程都成为最美的回忆。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