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运行了32年的松宜铁路上,湖北省首台完成“油改电”重大升级的新能源动力牵引机车正式投入运营。
“嘟——”随着清脆的火车鸣笛声刺破宜都市松木坪镇庙河村山间的寂静,一台白绿相间的新能源动力牵引机车,稳稳拉着满载1200吨货物的20节货运车厢,缓缓驶出货运站……火车上听不到引擎轰鸣,看不见缕缕黑烟,也闻不到刺鼻气味,山林间,只听得到车轮与铁轨的碰撞声。“秘诀”就藏在火车头内,6台360千瓦时的推进电机不仅安静,更是让火车头的最大牵引力达到了6200吨,最高时速可达30公里。
“现在用了新能源机车,它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并且运营之后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它的牵引吨位可以提高到20%以上,充电满航的话可以达到150公里。”宜都市松宜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邹利国介绍道。
安静整洁的驾驶室内,54岁的火车司机张远昌端坐在驾驶位上,目光紧盯智能显示屏。屏幕里,电量、速度、制动压力等数据清晰呈现,实时跳动变化着。
张远昌感慨地说:“像以前穿的工作服到处是油,现在工作环境改变了,我们上班可以穿西服打领带。而且机车智能化水平也提高了,出现什么故障,我们从那个屏上面可以看得出来,缩短了作业的时间。”
松宜铁路全长65千米,不仅连接着湖北宜都、松滋两地,也是沿线的港口、化工园区、矿区以及大型工业企业的货运“生命线”。宜都市松宜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松宜铁路沿线的矿石、煤炭、化工等短途货物运输,年货运量超500万吨。
谈及成本变化,邹利国算了一笔账:“以前用内燃机车,一年要用1100吨柴油,柴油要900多万元,加上修理费要1200万元。如果全部换成新能源汽车,一年大概用500万度电,它的成本大概也就是五百万块钱,成本下降了50%。”
2023年10月,宜昌市政府正式发布《宜昌市电化长江实施方案》,方案中清晰规划,要全力打造专业化多式联运绿色货运示范廊道。国网宜都市供电公司迅速组建专班深入松宜铁路开展专项调研,创新提出内燃机车头“油改电”升级方案。在政企协同推动下,这项“铁轨上的能源革命”按下快进键:供电部门为企业免费量身建造专用充电站和智能充电桩等基础配套设施。
国网宜都市供电公司新兴产业市场拓展部主任李凯介绍:“我们宜都供电公司为松宜铁路建设了一座电动火车充电站,充电站建设规模是两台变压器以及3台直流快充充电桩,当充电桩满功率运行时,可以满足6小时充满电的需求,对比原来的燃油机年减排(二氧化碳)可以达到487吨。”
改造中还结合该铁路线坡度大、弯道多的特点,创新研发出“重载下坡能量回馈”系统,单程可回收近200度电。改造后的机车性能更优,车头最大牵引力比原来提升13%,单趟满载货运量上限由20节提高到24节。初尝“油改电”的红利后,松宜铁路计划乘势进行进一步升级改造。
邹利国透露:“我们公司现有东风4内燃机车8台,目前改造了一台。今年已经进行了洽谈,我们今年还要改装3台,2026年继续改装2台。”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