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联世界 内旺市井——荆门内外贸齐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阅读提示:对外通全球、对内促消费,内外贸“双轮驱动”正成为荆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从货通五洲的跨境航线,到人气满满的夜市烟火;从创新服务推动企业“走得出去”,到消费场景升级带动市民“买得尽兴”——今年以来,我市对外经贸合作持续扩大,居民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一幅内外畅通、动能澎湃的开放发展图景,正在荆门大地徐徐铺展开来。












“内外并重,加快建成内陆开放高地。”日前,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龙小红在《湖北日报》“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厅局长访谈”栏目中提出,“湖北将锚定建设开放支点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力争到2027年开放型经济中部领先,到2030年开放型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到2035年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整体重塑,全面建成内陆开放高地。”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我市组织26家企业参展,涵盖新材料、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 樊子昕 摄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我市组织26家企业参展,涵盖新材料、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 樊子昕 摄


锚定目标、闻令而动。今年以来,我市商务、海关部门紧扣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政策红利,聚焦对外贸易动能、社会消费活力“双轮驱动”,在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制度创新等方面多点突破,跑出内外开放发展“加速度”。



优化服务,跑出外贸提质“加速度”




近年来,我市积极融入全球市场,探索构建涵盖投资、贸易、供应链等多元一体的新型经贸合作关系,已与18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对东盟、欧盟、RCEP及“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速保持20%以上。面对今年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我市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挑战,以“全程争主动”的姿态,在国际市场掀起新一轮“出海潮”。


图片

“印尼拉博塔港—武汉阳逻港”直航航线 资料图


去年11月30日,从印尼拉博塔港驶来的“新翊远1轮”静泊武汉阳逻港码头,格林美印尼园区生产的镍湿法冶炼中间品——粗制氢氧化镍钴在此卸载,标志着“印尼拉博塔港—武汉阳逻港”直航航线正式开通。


“这条航线开辟了一条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高速通道,给企业出海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许开华说,这批通过跨境“水上高速”运送的生产原料,将转公路运输到格林美荆门园区,较以往运输方式节省约一周时间,荆门制造走向全球市场的通道愈加畅通。


“航线开通以来,我们定期跟踪企业货物的通关效率和成本变化,积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际直航线开通初期一度面临港口作业受限、成本偏高等难题。对此,市商务局会同荆门海关多次赴现场调研,就企业提出的具体诉求逐一制订解决方案,积极协调省级相关部门解决。目前,航线已安全运行15个班次,进出口货值达22.9亿元,成为我市外贸总量的“稳定器”。


与此同时,荆门海关不断创新监管与服务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汇总征税+关税保证保险”模式,帮助格林美实现暂缓纳税逾3亿元,节省融资成本超百万元。同时,围绕格林美三元前驱体材料研发提出的两条税收政策建议,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采纳,其中,硫酸镍进口税率调整后,每年可为相关企业减负达500万元。


图片
荆门国际内陆港 资料图


为推动外贸“量稳质升”,我市近年来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出台《荆门市推动企业“出海”三年行动方案》《全市稳外贸攻坚行动方案》等文件,通过组织企业参展参训、兑现惠企政策、提能对外平台等举措,不断优化服务,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市场,降本增效。


内通外联,奋楫争先。荆门正以更高效的政务服务支撑外贸主体发展,以更充沛的动能助力本地经济含金量不断提升,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建强平台,加速提升枢纽“支撑力”




作为全市国际物流核心平台和进出口大宗货物集散枢纽,荆门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下简称“荆门B保中心”)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吸引6家物流企业落户,服务企业超过100家。2025年1—4月,荆门B保中心一线进出口货值8.18亿元,同比增长93.6%,在全国85个同类保税中心中排名第18位,居全省第一。


图片

荆门保税物流中心 市商务局供图


围绕本地优势产业,荆门海关在园区内创新实施“集中检验+分送集报+分批出区”等监管模式,实现服务“全天候”、货物“零滞关”,荆门B保中心聚焦“保税+新材料”“保税+磷化工”产业链协同,针对格林美新产品硫酸镍进入保税物流中心仓储需求,为企业新增2500平方米仓储区域。首单1200吨产品将于近日入园仓储。


国际通道也日渐形成立体化格局。自2021年2月荆汉(欧)国际物流班列首发以来,我市陆续开通中欧(长城)班列以及荆门至广州南沙港、荆门至宁波舟山港铁海联运线路,逐步构建起“三向拓展、铁海联动”的国际物流格局。2月22日,荆门至深圳盐田港通道实现首发,进一步织密国际物流通道,为我市外贸企业开拓欧洲市场提供便利。1—4月,共通过5条国际物流线路发送内外贸货物2831个标准集装箱,其中外贸货物1162个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69%。


市商务局分管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立足新能源、新材料优势产业,提升保税功能和口岸经济新业态,同时,构建多式联运新格局,高效运行现有国际物流通道,整合外向型平台资源,优化多式联运模式,打造区域开放新枢纽。深化与港口集团、铁路货站等货运枢纽合作,发挥优惠政策叠加效应,助力企业‘出海’降本增效。”



精准施策,提振消费市场“热度值”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新春第一会”要求,市商务局专门制定了《2025年荆门市提振消费攻坚突破工作方案》,全力推动消费市场扩容提质。数据显示,1—4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62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消费活力稳中有升,亮点频现。


图片

中天街 资料图

——“升级老地标+建设新场景”,营造沉浸式消费体验。中天街、漳河万达等商圈提档升级,老莱子路、莫愁村等街区打造夜间经济IP“夜品荆味”;民主街、东方百货凤凰广场等新商业综合体加快建设,培育城市消费新亮点。


——“线下热点+线上流量”双向融合,开展联动促销活动。围绕“迎春消费季”、“三八”国际妇女节、踏青季等主题,举办2025全网网上年货节湖北启动仪式、春季家装博览会等促消费活动60余场次,商文旅融合打造“暖心高铁季”等特色引客活动,发放“惠购湖北”春节、元宵零售餐饮消费券536万元。“赏花季”电商直播节带动本地农产品销售额近2000万元。


——“外部招引+内部培育”同步发力,打造荆门特色消费品牌。推进“首店经济”,引入国际品牌落户;推动“荆品优选”出圈,“风干鸡”“矮子馅饼”等地标产品加速年轻化、数字化。打造“寻味荆门”美食名片,评选十大“楚菜荆味”,推出“一县一宴席”,打响“烟火气、厚道饭”餐饮品牌。


我市商务部门还从宣传、审定、销售服务等环节全链条推进“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截至5月25日,全市绿色家电12类共计销售10.4万件,销售额3.74亿元,参与用户64621人。


展望下半年,我市商务部门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聚焦扩大开放动能、激活消费活力,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创新驱动,持续稳住商务基本盘,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荆门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