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再小的事都是村里最大的事!——看看这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治村秘笈”

“艳玲,跟我去山边新修的那条路上转转,雨下这么大,我不放心。”5月8日,一场大雨缓解了持久旱情,好事。可谷城县孙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方辉艮担心发生地质灾害,特别是动土修路的地方,更容易滚落山石。

在村民胡忠华门前新路上,方辉艮叮嘱村里的文书隆艳玲一定要加强巡查,干部多跑几趟腿,消除安全隐患,群众就多几分幸福。

一直以来,孙家沟村坚持推行“巡访问事”机制,上门问难解忧,把矛盾纠纷消灭在前端,实现了“20年无重大刑事案件、20年无越级上访”目标,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文明乡村和全省绿色示范乡村等一批荣誉称号。

边巡边问,摸排邻里需求

孙家沟村地处偏远山区,农户居住分散,20世纪90年代,路网不畅、通信不便,想了解群众想法,化解邻里纠纷,就靠一双脚和一张嘴。

“挨家挨户上门问,坐下来面对面说,才能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想办法调和。”方辉艮告诉记者,他1996年接任书记的时候,村里发生了一件“怪事”:全村700多人竟然有300多人跑出去,不愿意在家生活。

经过一番走访,方辉艮明白了,因为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尽是碎石路、泥巴路、羊肠路、临崖路,走都难走,谈何发展。

“第一件事就是修路,必须要有畅通的路,有路才有希望。”方辉艮通过巡访听取村民意见,修通了3组4公里长的水泥路。

如今,村委会到各组的路全部硬化,群众投工投劳,拆棚让地,毫无怨言。

自打那时起,孙家沟村就把“巡访问事”当作一项机制来执行,进一步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收集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家家住上小洋楼,人人用上智能机。孙家沟村干部“巡访问事”也与时俱进,借助微信群开启“云访”新模式。

“你看,我们建的便民服务群好热闹,家长里短都能说,346人入群,全村才200多户,每一家都有人。”方辉艮打开手机展示,满屏的动态信息。

5月2日,村民章运丽、蔡宗英反映,有人用自来水浇菜园,浪费水。村干部当即上门规劝,引导村民增强节水意识。

方辉艮告诉记者,“巡访问事”好处多多,推动了村民从单纯关注生活琐事向关心村级事务转变、从只关心自身利益向主动关心他人需求转变、从单纯反映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向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转变。

一心为民,小事当大事办

“老百姓再小的事都是村里的大事。”这是方辉艮经常告诫村干部的一句话。

排查矛盾、化解纠纷、满足期许,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只有一心为民,才能赢得百姓信任和支持,办事才会更利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村民周德保反映,他家门前上坡路段不知道啥时候掉落了一小堆石子,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骑自行车、开摩托车,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得知情况后,方辉艮第一时间回复:“马上来办。”先给村民吃一颗“定心丸”。

随后,他开车带人去周德保家看情况。其实,就是运输车辆在路边掉落了一些小石头,镇上的环卫工人肯定会清理。但群众有需求,干部就得想办法满足。

方辉艮带头用扫帚清扫,发现这块地有点凸凹不平,又调来一台铲车,把这里规整好,稍微降低了坡度,出行更方便安全。

“方书记做事没说的,我们打心眼里服气。”周德保满心欢喜。

在孙家沟村,哪家有急事难事,第一个想到的是找村干部协调处理。所有村干部的信息和电话都上墙公示,24小时待命。

“我们推行首访负责制,第一个接听诉求的,就要负责到底,有个回音,办不好,那就是你的责任。”方辉艮说,群众的信任很重要,尤其是第一次,如果村干部敷衍了事,以后群众也不会找你办事,更不会掏心窝子说事,矛盾纠纷就会越积越多,最终酿成大祸。

正因为心里装着百姓,才换来万事好商量好解决。20年来,孙家沟大小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聚力发展,兴产业惠民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吹响了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孙家沟村也铆足了劲,做强做优特色产业,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让美丽乡村焕发新活力,让百姓享受更多改革红利。

在方辉艮看来,乡村要想治理好,日子想要过得红火,还得靠发展。家家户户一门心思兴产业、挣票子,谁还去斗嘴皮子、干缺德的事,和谐局面自然而生。

高山出好茶,孙家沟依托大山资源优势,发展茶叶经济,吸引外地客商在村里建起湖北蓝溪茶业有限公司,主要制作精品绿茶,出口到海外大市场,年产值四五千万元。

“用工基本上是本地的,带动300多人务工,每人每年增收2万元以上,技术人员达到五六万元。”该公司负责人陈然说,他能来孙家沟村投资,一是看中良好生态和茶园,二是被方辉艮人格魅力所吸引。

为了让村里人能在家门口安居乐业,方辉艮一手抓茶产业,一手抓环境整治。

2010年,借助谷竹高速公路穿村而过的契机,投入100多万元,打造以村委会为核心的生产生活圈,把居住在深山老林的村民慢慢搬迁到这里,集聚人气,抱团发展。

2021年,又用40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撬动700万元社会资本,兴建文化广场、法治广场、玻璃栈道、多彩走廊等休闲娱乐点位,吸引了周边和集镇的人来打卡游玩。

“这个项目搞得好,县里的财政专门奖励50万元,我们又用于刷黑道路,良性循环。”方辉艮说,每一分钱都是村民的,都要花在该花的地方。

村和万事兴,致富干劲足。数据显示,2024年底,孙家沟村固定资产达到1100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