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路”到“通途”——恩施州打造美丽国省道示范路的生态与经济双答卷

4月的恩施,山峦叠翠,云雾缭绕。驱车行驶在G242咸丰境老溪沟段,平整的沥青路面如黑色绸带般蜿蜒向前,路侧梨花、杏花竞相开放,远处土家吊脚楼若隐若现。省交通运输厅调研组成员摇下车窗,纷纷感叹:“这哪是公路,分明是画廊!”

4月21日至22日,省交通运输厅调研组实地调研恩施州G242咸丰境甘溪至城区段、S249咸丰境坪坝营段、S339建始境城区至大石板段等127.7公里国省道,对路域环境整治成果赞不绝口:“质量好、环境美、服务优,堪称‘示范路’!”

打造美丽国省道示范路,不仅关乎恩施州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更承载着山区群众的“致富梦”。

破局新生:多方协同开启创建工程

2022年11月,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湖北省普通公路养护提质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 年)》,正式启动全省美丽国省道创建行动。翌年4月,恩施州迅速响应,州交通运输局结合本土七彩旅游公路建设特色,出台《恩施州普通公路养护提质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 年)》,全面开启美丽国省道综合打造工程。

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意义深远,既是湖北加快支点建设、推进美丽湖北战略的关键举措,也是落实省、州美丽国省道创建工作要求的具体行动,更是关乎全州400万群众安全出行、物资运输的民生工程,同时还是擦亮恩施全域旅游名片、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州公路管理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遵循《湖北省美丽国省道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公路养护与自然生态、季节变化、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深度融合,通过建立健全多方协同推进机制,整合各方资源与力量,为美丽国省道创建工作注入强大动能。

在这场公路路域环境整治的攻坚战中,“党建引领+部门联动+融合发展”的协同机制成为破题核心。

“以往修路,往往是当地交通运输部门独自承担,力量分散、效率有限。如今,林业、文旅、环保等部门加入,形成强大合力。”州公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G242咸丰段为例,项目成功整合了5个部门的资金与技术优势,实现公路绿化与生态修复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有效提升了建设质效,全力推动美丽国省道建设。

G353咸丰境凉水井段。(咸丰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供图)

华丽转身:从“灰泥路”到“美丽路”

在咸丰县甘溪村跑了10年货车的司机王师傅,对G242马河段沿线的变化深有感触。“以前路上坑洼多,典型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路面平整,跑起来又快又稳!”王师傅的亲身经历,正是恩施州美丽公路建设的生动写照。

变化始于2024年。恩施州将G242咸丰境甘溪至城区段、S249咸丰境坪坝营段、S339建始境城区至大石板段等127.7公里路段列为重点整治对象,累计修补坑槽1684平方米,沥青灌缝3900米,路面裂缝率控制在0.5%以内,路况水平PQI值提升至92(优)以上。

咸丰县公路养护中心养护工刘国忠对此感触最深:“以前是哪里坏了补哪里,像打补丁;现在用上‘缝纫机式’灌缝技术,路面寿命延长了至少5年。”

在路面改造的同时,全线路域环境整治同步推进。如今,S249坪坝营段、G242甘溪段等103公里路段,实现了“路面净、路侧清、标线明、设施全”的目标。无人机巡检、智能预警等科技手段的应用,让公路安全系数大幅提升。咸丰县智慧公路平台建成后,S249龙坪水库段急弯路段事故率下降70%,成功避免多起塌方险情。

路修好了,沿线景观也不能落下。这127.7公里国省道累计种植1.5万棵桂花、毛白杨,播撒4.6万平方米花种,绿化覆盖率达90%。在G242甘溪段,村民自发投资50万元打造5处院落景观,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模式,为美丽国省道的创建提供坚实保障。

在整治过程中,公路与文化也相互交融。将唐崖土司城遗址壁画、巴盐古道文化符号等20余处文化元素融入这127.7公里国省道建设,沿线设置33块本土文化宣传板让公路变身“露天博物馆”。在唐崖土司城附近,一组展现唐崖土司城遗址的壁画跃然墙上,让游客“未到景区先感知历史”。

服务设施的升级让出行更有温度。这127.7公里国省道共建有3个服务区、5个红色驿站、23处停车区和5个充电站,为司乘人员提供免费 WiFi、热水等贴心服务。S249筒车坝段筒车坝停车区的充电桩旁,货车司机李师傅边休息边感慨:“现在跑长途再也没有‘续航焦虑’了。”

S339建始境汪家寨公路服务区。(通讯员 尹定辉 摄)

S249咸丰境湾田服务区。(全媒体记者 田代明 摄)

路通业兴:一条路带活一方经济

在S339建始境城区至大石板段汪家寨公路服务区,望春玉兰和李花相映成趣,为该路段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不少驾车经过的游客被服务区的美景吸引,纷纷驻足拍照。

“路过汪家寨服务区时,被这里优美的环境吸引,就下车拍照留念。” 游客袁女士趁着天气晴朗,带着母亲自驾游。

2017年初投入使用的汪家寨公路服务区,占地面积9685平方米。2024年10月,该服务区所在的S339城区至花坪大石板路段被列为新一批美丽国省道建设路段。

自服务区建成后,吴清华便在此经营便利店,这些年公路周边的点滴变化他都看在眼里:“汪家寨公路服务区的环境和设施越来越好,很多人来这里休息、拍照、拍抖音。游客多了,我的小店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吴清华的感受,正是美丽国省道建设推动当地经济与旅游协同发展的生动写照。

咸丰县曲江镇湾田村距咸丰新城仅6公里,S249坪坝营旅游公路穿村而过,该村曾长期依赖煤炭和矿产资源发展。

近年来,随着S249坪坝营段被列为美丽国省道建设项目,湾田村依托优越的交通区位与秀美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业。村里打造了鱼鳞坝、彩色步游道、风雨廊桥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同时也为村民创造了就业岗位。

村民周元梅的家毗邻鱼鳞坝,她在河边摆了个麻辣烫摊位。“天气越热,生意越好,一天能有几百元收入。”周元梅说。

与此同时,湾田村通过举办春社文化节、森林马拉松、啤酒音乐节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乡村知名度与美誉度,让乡村文化焕发新活力。村民们也通过售卖土特产、水果等方式增加收入。

“打造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多样化业态,让游客获得更多更好的体验。”湾田村党支部书记杨本刚说。

湾田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已种植白茶2000余亩、枇杷517亩,吸引5家市场主体入驻发展,新建白茶加工厂1个,通过推动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较5年前增长130%,真正实现了“一条路带活一方经济”的发展愿景。

从S339汪家寨公路服务区的繁花盛景,到湾田村的产业兴旺,我州美丽国省道示范路的建设,不仅勾勒出一幅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更铺就了一条条乡村振兴的致富之路。

(来源:恩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