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倍增,既是经济增长的“量变”,更是发展模式的“质变”。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是湖北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也是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如何更快更实做好这项工作?长江云新闻推出系列报道《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厅局长访谈》,第三期独家专访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朱万奎。
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朱万奎
问:围绕《关于实施产业倍增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产业竞争力的行动方案》,湖北将开展七大行动,排在首位的就是实施产业能级跃升行动。请问湖北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答: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是我省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也是我省加快建成支点、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将锚定目标任务,以“三线并进”的方式推动产业转型,以链群协同壮大产业集群,以企业雁阵夯实产业基石,力争到2027年工业规模达到7万亿级、2030年达到10万亿级,实现产业能级跃升。重点从五个方面发力: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好汽车、化工、钢铁产业转型“三大战役”,汽车产业重点是回稳扩量,目前我们已出台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200万辆;化工产业重点是龙头再造,全力加快华鲁恒升(荆州)基地二期、宜化集团搬迁入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到2027年,精细化工占比超过50%;钢铁产业重点是做强链主,将18家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为“十大金‘钢’”,力争到2027年,中高端钢产能占比70%以上。
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统筹新兴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建设,持续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增效。力争到2027年,高端装备、绿色建材、新材料、低碳冶金、软件和研发设计等产业规模达到5千亿级,建设全国一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三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我们将坚持未来技术产业化落地和现有产业未来化跃升相结合,推动人形机器人、时空智能、深空深海深地、农业微生物与生物育种等加速形成产业规模,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四是促进产业聚链成群。加快实施武汉光电子信息、“武襄十随”汽车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三年行动,推动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母机等产业集群迈上世界级。前不久,我们在中国国际机床展上推介了湖北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高地情况,华中数控、武重集团、华工激光等三款世界级标志性工业母机产品全球首发,下一步将加快打造世界级工业母机产业高地。此外,我们将聚焦动力电池、现代化工等优势领域,积极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7年,争创3个世界级产业集群、3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100个引领中部的特色产业集群,锻造“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制造业集群梯队。
五是打造企业雁阵梯队。优质企业是支撑工业发展的关键基石。目前,我们已出台《湖北省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实施办法(试行)》,并开通线上运行平台,正在制定加快打造制造业企业雁阵梯队实施方案,推动规上企业“上数量”、专精特新“提质量”、龙头企业“壮能量”。到2030年,力争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万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300家,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500亿元、100亿元的工业企业要达到10家、20家、60家。
问:《关于实施产业倍增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产业竞争力的行动方案》中提到的“七大行动” 涵盖多个领域,其中科产融合领航行动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请问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如何突破?
答: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要求我们“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科产深度融合是提升湖北支点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路径,是推动我省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必由之路。我们将统筹推进技术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重点破解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体制机制“堵点卡点”,努力打造科产融合“湖北样板”。重点实施三大举措:
一是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将围绕“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五大现代服务业集群,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重大需求凝练机制,聚焦光电子信息、北斗等领域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重大需求分析,支持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研发机构等联合开展关键材料、核心部件等技术突破和集成创新,力争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与光子科技、高端芯片、新型信息网络、工业母机等领域形成一批“首款首次首创”标志性成果。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我们将支持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的协同创新联合体,扎实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扩面攻坚,更大力度选派“科技副总”,构建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今年达到50%以上、总数过万家,三年实现全覆盖。
三是持续做强产业创新平台。目前,我省已建成2个国家级、10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9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下一步,我们将更大力度构建产业创新矩阵,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提质增效、湖北实验室扩容提档,持续做强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国家信息光电子等“国字号”产业平台建设,推动省级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到2030年,力争新增10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问: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愿转的痛点。《行动方案》提出要实施实数融合赋能行动,以智能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请问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湖北将如何破题?
答: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是整体提升支点产业竞争力关键抓手。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点线面”一体发力,体系化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突出“点”上靶向施策,推动分类转型。推动小微企业轻量化改造。推广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省级每年向中小微企业发放上云服务券,推动实现设备和业务上云。推动专精特新企业规模化改造。优先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软硬件一体化改造,打造产品工艺仿真、设备预测运维、产线智能控制等场景样本。推动“小巨人”企业集成化改造。围绕产品数字孪生、设计制造一体化、个性化定制等复杂场景,开展系统化集成改造和高价值集成应用创新,打造一批智能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二是突出“线”上强链提能,推动链式转型。开展大中小企业“携手行动”,支持东风公司、华工科技、兴发集团等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开放数字系统接口,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实施标准统一的数字化改造,每年遴选发布20个“链式”转型典型案例。面向细分行业梳理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及要素清单,面向中小企业推广行业共性数字化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升产业链整体数字化水平。
三是突出“面”上集群聚集,推动协同转型。支持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高新区等建设或引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标准化、模块化、解耦化的数字工具与服务,打造贯通工具链、数据链、模型链的数字底座。每年遴选发布10个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转型标杆。
问:湖北省经信厅作为产业倍增战略的牵头部门,将从哪些方面着力落实?
答:湖北省经信厅将切实扛起牵头之责,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紧密协作,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以系统思维周密组织实施。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战略思维,建立和完善产业倍增战略行动专项工作机制,齐心协力,统筹配合,确保“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二是以全局观念统筹资源配置。在体制机制上求突破,在政策措施上求集成,围绕产业布局、设备更新、创新研发、实数融合、企业培育等谋划更多务实支持政策,推动全省产业发展跨越突破、全面提升。
三是以创新办法突破工作瓶颈。积极谋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制造业企业雁阵梯队培育、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等创新举措,努力为全国探路。
四是以效果导向构建工作闭环。围绕《行动方案》确定的集群分工、任务清单、2025年重点工作清单和职责分工,会同各地各部门“闭环”推进,确保各项工作目标落实落细。
来源:长江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