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石城镇,万亩白芨花迎风绽放,紫色花海蔚为壮观。这朵兼具药用与观赏价值的“致富花”,不仅扮靓了乡村田间、庭院,更成为了撬动当地乡村振兴的“紫色引擎”。
4月26日,记者来到石城镇方山村宋家牌村湾看到,万亩白芨花已悄然苏醒。微风拂过,连绵的紫色花浪在田间起伏,为整个大地披上一层梦幻的薄纱。村民叶大文蹲在田埂边,轻轻拨开翠绿的叶片,检查白芨根茎的长势。
叶大文笑呵呵地说:“我家种了12亩左右的白芨,去年卖了2.5亩,赚了18万元左右,每亩大概采收了6000斤左右。”
据了解,白芨是一种兼具药用与观赏价值的中药材,曾是深山里的“野宝贝”。其块茎富含多糖、淀粉等成分,具有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是制作外伤用药的重要原料。在现代医药领域,白芨提取物还被用于护肤品和保健品生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目前,石城镇22个村(社区)各新建100亩及以上的中药材基地,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其中白芨种植面积1.8万亩,主产区方山村有457户1982人从事白芨种植,平均每户年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2023年,崇阳县在石城镇新建了1200亩白芨种植基地,建成了白芨数字化育苗基地、白芨展销中心以及白芨加工厂,实现了白芨全产业链发展。这片曾经以传统作物种植为主的土地,如今因一朵小小的白芨花,焕发出乡村振兴的新生机。
白芨种植还具有生态环保优势,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在石城镇,不少村民将白芨种在房前屋后,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形成独特的“庭院经济”。
同样,白芨的观赏价值也不容小觑。2024年白芨盛花期,石城镇层层叠叠的紫色花朵形成独特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日均游客量达2000至3000人左右,带动了全镇60多家农家乐每家每天增收300元左右。
“当前白芨正值盛花期,4月是最佳观赏期。目前我们有20亩的育苗基地,还有上千亩的白芨种植基地,我们通过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技术将白芨种苗销往全国各地。”崇阳县叶氏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奇义介绍。
尽管方山村产业初具规模,但白芨种植周期长达3至5年,市场价格波动大,部分农户担心“一哄而上”导致过剩,于是方山村潜心打造本地品牌,提升崇阳白芨市场竞争力。目前,崇阳县叶氏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申请“东芨”商标,并通过电商直播拓展销路。
“下一步,我们不仅要做好白芨种植,更要发展白芨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同时结合花期发展观光旅游,真正实现三产融合,打响‘崇阳白芨’品牌。”叶奇义信心满满。
如今,这朵紫色小花已成为崇阳县的特色产业名片。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白芨产业正在实现从单纯种植到精深加工、观光旅游的跨越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