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2月17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
武汉的科教优势和创新创业氛围,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信心和活力。
把企业迁回武汉的楚商刘伟对百思通公司的未来信心满满,与武汉理工大学联手攻克国产大飞机机身材料难题,武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院的院士和专家团队也成为公司强大的技术支撑;把一台台“掌中宝”标签打印机卖到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精臣标识,底气同样来自武汉这片创新热土:科教人才优势能催生好技术和好产品,而好产品总会有好市场;扎根武汉20年的西高电器,依托武汉的科教优势三次转型后跻身机器人赛道;在火热的创新创业氛围中,攀升科技正在成为中国星闪技术的“破局者”。
百思通公司总经理刘伟:
武汉的科教优势和创新土壤,给予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持续与高校的合作以及研发投入,让我们不仅实现了复合材料用树脂的全品类覆盖,还在多个国家级、省级课题上取得接连突破。
百思通公司总经理刘伟(左)与技术人员交流。
4月25日,位于蔡甸区的百思通公司二楼实验室里,公司总经理刘伟与武汉理工大学专家团队正忙碌在实验仪器前,就一种低空航空器用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把总部由常州迁到武汉后,百思通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完成C919大飞机预浸料环氧树脂的国产化研究任务,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订单激增。今年一季度,该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三成。
“这些年,公司赚的钱都用于购入仪器设备了。这里每一台科学仪器,都比我现在开的车值钱。”刘伟指着一台设备说,像这种用于分析高分子材料热效应的设备,即使国内重点高校的每个院系通常只会配备一两台,“而我们这个小小的实验室就有3台,避免了人等设备的情况”。
刘伟说,百思通公司每年拿出一半毛利润搞研发。3年间,公司已累计投入千万元购置实验仪器设备。
老家湖北松滋的刘伟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他在江苏常州创办百思通公司,2020年,他看中武汉的科教人才优势将总部迁到武汉,“常州新材料产业链非常成熟,但高端人才稀缺。作为一家研发型企业,我们当时因人才短缺,陷入成长瓶颈”。
回汉后,百思通公司不仅与母校武汉理工大学联系更加紧密,还与武汉纺织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去年11月,武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院(下称武航院)专家委员会成立,9名两院院士及14位材料领域专家受聘。武航院与百思通公司等单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签约。
背靠武航院这棵大树,让刘伟敢于创新投入,构想将企业做大,“我们企业现在与国内航空航天龙头企业关系更加紧密,产品实现了批量供应,也有了向院士专家团队借智的机会”。
目前,百思通公司已拥有PCT国际专利5项、中国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应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产业化方向取得突破,涵盖了环氧、氰酸酯、双马、聚酰亚胺等全部种类。
“我们正筹备追加亿元投资,在武汉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生产工厂。”刘伟说。
精臣标识CEO柳雄:
借助武汉的科教人才优势以及企业自身持之以恒的研发,精臣标识才能实现产品与服务质量、价值的双重跃升,我们有信心保持这样的势头。好产品总会有好市场,公司干劲十足,看好未来。
精臣标识研发推出“拍了贴”相片纸标签,复古照片一键打印。
一台巴掌大小的打印机,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在手机的App内上传图片、编辑文案,按下打印按钮后,5秒内,打印口就会“吐”出一张黑白的复古照片,其上还可标注当下的心情。
“标签机没有油墨,但打印出来的照片却还原了场景的明暗细节,相当于在标签上打出了‘五彩斑斓的黑’,是不是很神奇?”25日,武汉精臣智慧标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臣标识”)CEO柳雄介绍,今年2月,公司首推的“拍了贴”相片纸标签上线后,销量一路飙升,目前已卖出近万卷。
位于洪山区的精臣标识,在2012年成立之初,仅以国外产品代理为主。
柳雄回忆,传统标签打印机体积较大、样式选择少,而且售价不菲,大多被国外品牌垄断,公司的代理之路举步维艰。2017年,精臣标识决定转向自主研发,通过研发手机操作软件,在打印纸中植入芯片,让标签打印机变得更加“耳聪目明”,将以往烦琐的打印操作简化成了指尖的几步。
2019年,精臣标识产品一经推出,就迅速登上细分领域销量榜单前列。
精臣标识,怎么把一张标签“玩出花样”?柳雄说,公司的优势就在于面对了大量的终端客户,“千方百计满足客户需求”。
近年来,为了让产品更加简单好用,精臣标识近200人的研发团队,始终保持着每月至少一个版本的迭代速度。
“在档案管理应用场景下,用户通常需要粘贴很长的标签,但因机器无法做到自动回纸,第一张标签往往就会浪费。”柳雄说,在一次市场调研中,用户还没意识到使用不便前,设计团队就发现了产品的问题。于是,精臣标识在今年全国首创了热转印标签打印机的自动回纸技术。
“用研发实力解决用户痛点,产品更新的小细节让产品更加圈粉。”柳雄说,“拍了贴”功能就是为了让喜欢记录生活的用户,可以拿着标签照片,随时随地进行分享和社交,“现在,我们让标签不仅仅是标签”。
如今,凭借移动智能标识打印设备与标识云技术,精臣标识系列产品在移动端应用市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连续6年营收增长超30%,产品出口海外超160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一季度,海外销量同比增长20%。
西高电器董事长周雄:
20年来,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西高电器,一直扎根武汉。优质的科教优势助我们不断开拓新市场、新技术,产值连年提升。机器人项目是西高电器进一步转型升级,加强产业链配套能力的积极尝试。瞄准“智慧级”产品发力,民营企业还大有可为。
西高电器正在向智慧化转型。
成立20年,在电力设备研发上完成“工业民用—高铁智能配套—出海”三级跳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西高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高电器”)再向机器人赛道发起挑战。其与武汉科技大学联合研发的铁路零担货物智能装卸机器人样机,将于今年年中在定点货场开始试用。
零担货物运输,就是将零散货物“拼车”启运。一车零担货物因重量和外观不同,长久以来都靠人工装卸。国内外虽然已有铁路装卸机器人,但都不能完全满足零担货物的装卸需求。
西高电器是国内少数能为时速350公里以上的高铁提供配电设备的民营企业。早在2010年,企业就进入铁路配套设备研发领域,产品陆续应用在哈大、石武、成贵、郑济、沈白等60多条高速铁路,“能自我体检并修复”的高铁智能配电柜随雅万高铁项目出海。
2024年初,关注到铁路零担货物装卸设备市场的西高电器开始谋划机器人项目。
从电力设备到机器人,研发跨度大不大?西高电器副总工陈刚直言,铁路零担货物智能装卸机器人,要比配电柜多出一双灵敏的“眼”,能识别各种形状的货物,找到最佳抓取点;要多出一双柔软灵巧的“手”,不论货物轻重都能轻松举起来。这都是西高电器尚未涉及的领域。
“有挑战,也有信心。”陈刚说,企业十多年来持续投入创新研发,“三级跳”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智慧化设备集成研发经验,相当于掌握了“脑”的技术。
2024年底,西高电器与长期合作的武汉科技大学,共同启动研发铁路零担货物智能装卸机器人。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让机器人的“手”“眼”“脑”动起来。
“样机开展试验后,我们会持续研发优化,最终预计可节约人力成本约70%,提高效率约30%,同时增强作业安全性,满足铁路零担货物装卸的特殊需求。”陈刚说。
陈刚说,铁路零担货物智能装卸机器人发布后,预计将带动全年产值再提升。
攀升科技轮值董事长刘立鑫:
武汉有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也有明显的科教优势,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有信心做中国星闪技术的“破局者”,在民营经济的热土上开辟出一条自主创新的突围之路。
攀升科技的生产线上,工人正在组装电脑。
“星闪技术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25日,武汉攀升鼎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攀升科技)轮值董事长刘立鑫指着实验室里闪烁的测试设备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这家从电脑组装起步的民营企业,如今手握287项专利,产品远销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产无线短距通信技术——星闪技术的“破局者”。下个月,攀升科技推出的纯国产星闪鼠标将正式面向市场。
星闪技术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凭借其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和精准同步等独特优势,有望打破传统蓝牙和WiFi技术在短距通信市场的既有格局。
去年10月,全国桌面电脑领域第一家国际星闪联盟武汉创新实验室落户攀升科技。攀升科技与华为、中兴、大疆、比亚迪、小米等企业一起,推动星闪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今年2月,攀升科技与华中师范大学共建的鸿星未来技术实验室正式揭牌,聚焦开源鸿蒙、星闪无线短距通信等四大技术方向。
刘立鑫告诉记者,为保证研发进度,春节期间,星闪实验室30余位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不少工程师更是把电脑带回了老家,与现场值班的同事线上线下协同工作。
手持最新的星闪鼠标,市场部推广总监熊弘璟透露,为了让更多的人体验到星闪产品,该款鼠标市场定价将不超过百元。她介绍:“此款星闪鼠标拥有低时延、高速率、高并发、高可靠、抗干扰、精定位等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相信它的上市会让更多的人体验到星闪的先进之处。”
如今,攀升科技正将目光投向更深处。鸿星未来技术实验室计划两年内升级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星闪技术即将布局到生活更多领域。
“预计3年内,星闪创新实验室将实现星闪技术专利100余项,成为电脑相关产品星闪技术的孕育基地。”刘立鑫预测,今年,星闪商用将迎来大规模部署和应用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