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丨展宏图!产品走出去,品牌扎下根

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2月17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


从中国腹地走向世界舞台,武汉民营企业正以创新姿态引领新一轮全球化浪潮。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下,这座城市的企业家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产品出口,而是以技术赋能、模式革新、全链条布局的立体化战略加快“走出去”。

简一科技携辐射制冷膜技术远征中东,在50℃的沙漠气候中完成从实验室到海外市场的跨越;一火跨境以数字化营销重构“人货场”三要素,在TikTok与Takealot平台间架起跨文化消费桥梁;武汉锦华盛铁路机车有限公司将中国铁路标准植入利比里亚经济动脉,通过技术转移培育800名本土技术工人。

在一次又一次的触达中,武汉民企的“出海”决心正从“产品走出去”升级为“生态扎下根”。

简一科技负责人胡保明:

只有不断了解市场需求,不断革新技术,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才能让企业开拓更大市场,不仅实现产品出海,更要实现技术“出圈”。

胡保明(左一)在沙特推介完产品后与客户合影。

“今天有海外客户专程来公司洽谈,初步敲定了一单业务。”4月26日晚,武汉简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简一科技”)负责人胡保明结束与一名卡塔尔客户的会面后坦言,公司出海发展的目标正在稳步推进。

简一科技是一家从事新型功能膜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功能膜应用场景主要是建筑楼宇、汽车防晒隔热,以及家居类防晒隔热、漆面保护、抗菌等。

胡保明说,公司主打产品是家居抗菌膜和汽车辐射制冷膜,其中与三峡大学联合研发的无电辐射制冷膜产品能有效降低建筑、车辆表面温度,实现零能耗情况下的冷却效果,在中东、东南亚等气候炎热地区十分受欢迎。

高峰期,简一科技每天生产的各类新型功能膜有10万米,而且在产品质量上已经达到国内头部企业水准。即便如此,国内行业的激烈竞争还是让公司发展遇到瓶颈,胡保明决定竞逐海外市场,实现内贸转外贸。

由于缺乏专业外贸人才,对国际市场了解不多,难以直接对接海外平台资源,简一科技出海第一步就犯了难。

一筹莫展之际,武汉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向他伸出援手。产业园不仅帮助企业对接了跨境电商各种服务商资源,更为他提供了专业的出海解决方案。

2024年上半年,简一科技在国外电商平台开设了第一家店铺,公司一款防晒隔热膜销售火爆。胡保明并不满足于此,通过武汉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的跨境资讯和贸易参谋功能,他察觉到海外功能膜市场的大好前景,随即全面启动出海计划。

去年12月,胡保明带领团队前往沙特、卡塔尔等国家开启了10天的中东考察之旅。在沙特,他带去了很多样品,借助手机翻译软件,给当地人介绍产品特点和功能。随后,他还完成了沙特公司注册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亲自培训当地业务团队。

回国后,胡保明开始筹划海外仓布局。“夏天马上到了,中东地区紫外线强烈,我们的防晒隔热膜和辐射制冷涂料需求量会很大。”胡保明说,目前沙特的仓库面积不大,每次都是集装箱海运拼箱,周期长达50天,货量也很小,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沙特海外仓建成后,可以在当地完成产品集散,扩大销售。

在胡保明的朋友圈可以看到,近两年他一直奔走在沙特、卡塔尔、越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拓展业务,在国内则不断参加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行业论坛和展会,遍访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

“只有不断了解市场需求,不断革新技术,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才能让企业开拓更大市场,不仅实现产品出海,更要实现技术‘出圈’。”胡保明说,欧美国家的竞品已经在国际深耕多年,简一科技敢于出海竞争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品质过硬。

锦华盛董事长胡光瑾:

中国发起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了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公司正好以此把握发展机遇,开拓海外新蓝海,让“武汉智造”成为国际基建领域的品质保证。

锦华盛利比里亚邦矿铁路项目,当地员工正在更换枕木。

“你们看,我种的苦瓜可以吃了。”当地时间4月25日上午,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邦矿铁路中国营地“阳光花园”,铁路工人克里斯托弗·F·威亚盯着瓜藤上的一根苦瓜,一脸兴奋。

克里斯托弗·F·威亚过去仅靠种植橡胶、棕榈勉强维持全家生计。2023年,克里斯托弗·F·威亚的生活出现转机。武汉锦华盛铁路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华盛”)借助民企出海的东风,独立承接了利比里亚邦矿至蒙罗维亚铁路恢复及运维项目。该铁路全长85公里,是利比里亚核心经济动脉。

在当地,锦华盛按照“技术转移+属地化管理”模式大量培训和雇佣当地员工,累计培训员工超800人,创造就业岗位300多个,克里斯托弗·F·威亚经过培训成为一名铁路工人,从种橡胶到修铁路、换铁轨、换枕木、修桥梁,靠着锦华盛提供的工作岗位,他家的8个孩子都得到了更好的生活。

一家民营铁路企业为何会将业务版图拓展到海外?锦华盛董事长胡光瑾说,中国发起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了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公司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与资源储备,正好以此把握发展机遇,开拓海外新蓝海,让“武汉智造”成为国际基建领域的品质保证。

2019年,锦华盛得到了第一个海外合作项目——几内亚达圣铁路运营维护管理,开创中国民企海外万吨列车牵引先河。“这次合作不仅为我们打下良好的行业口碑,也坚定了我们出海发展的信心。”胡光瑾说,2021年,锦华盛作为唯一民营企业全程参与雅万高铁142公里铺轨,实现中国高铁全产业链首次海外输出。

在出海的过程中,锦华盛也遇到过不少困难,中央、省、市、区各级部门均提供了诸多帮助。2023年12月25日,湖北省商务厅向该公司发放了《企业境外投资证书》,针对性解决了公司境外汇款额度限制、手续繁琐等问题;武昌区商务局等部门多次到锦华盛现场办公,从人才输出、融资配套、资质办理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特事特办。

今年,锦华盛已启动委内瑞拉项目实地考察,即将布局南美市场。

莲花跑车CEO冯擎峰:

一辆真正的高性能电动跑车,不仅要跑得快,更要在危急时刻给驾驶者足够的避险空间。

莲花跑车。

4月22日,武汉民营车企路特斯科技对外公布2024年财报:莲花2024年全年汽车交付量超过1.2万辆,同比增长超70%;总收入9.24亿美元,同比增长36%。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市场表现尤为抢眼,同比激增179%,一跃成为莲花2024年全球最大的市场。

2020年底,莲花跑车落子武汉经开区打造智能工厂。这座开创性的工厂不仅是全球首家全工序采用3D数字孪生技术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工厂,更通过高度柔性化的生产线,快速切换,生产多达96个不同配置的车型,真正实现了高端私人定制“千人千车”的愿景。

据介绍,该厂承担着莲花运动豪华SUV-ELETRE和运动豪华轿车EMEYA繁花的生产任务。其中,ELETRE凭借总功率可观的双电机,零百加速可达2.95秒,是全球最快的双电机电动SUV之一。而另一款车型EMEYA零百加速更快,只要2.78秒。

2024年,路特斯宣布推出了行业首个超900V百万级超级混电技术品牌“路遥”。该技术不仅融合了高性能电机、高效电池和涡轮增压发动机,可实现极速的动力响应,还能在动态行驶中达到五倍于放电速度的充电效率。与传统混电动力汽车相比,能提供更长的续航、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佳的操控体验。

目前,莲花跑车全球化扩张稳定推进,已形成中国、欧洲、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区四大营销区域布局。

莲花跑车特别看重产品定义、未来品牌形象和用户的深度链接,可以做到“为一人造一车”,也愿意“为一人开一店”。

这种差异化策略成效显著:在复杂的全球贸易环境下,莲花汽车依然实现了业务规模的显著增长,欧洲、北美实现了大幅度增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莲花汽车的纯电GTEmeya开始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阿联酋及菲律宾启动交付,进一步拓展了其全球版图。

4月23日,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莲花跑车宣布向全行业开放积淀77年的底盘数据库,包含极限工况测试数据等核心技术资产。这一打破行业壁垒的举动,与其全球化布局形成战略呼应。

“操控不仅是驾驶乐趣,更是安全守护。”CEO冯擎峰表示,“一辆真正的高性能电动跑车,不仅要跑得快,更要在危急时刻给驾驶者足够的避险空间。”


一火跨境总经理李威:

我们不是简单地把产品出口,而是把整个中国跨境电商的体系输出去——从选品、拍摄、直播、履约到售后服务。

武汉一火跨境的外贸电商团队。

“Keep going,buy it!”4月26日,位于光谷中心城的长江国贸产业园9楼,武汉一火跨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火跨境”)的直播间,来自南非的文信杰(Mandlenkosi Vimbelo)正充满激情地给非洲的消费者带货。文信杰是南非来武汉的留学生,正帮助一火跨境开拓非洲市场。

一火跨境于2023年11月入驻长江国贸产业园。公司拥有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外贸电商团队,在产品研发、跨境物流、品牌营销等方面均有成熟体系,致力于将“中国制造”的可靠产品快速送达全球消费者手中。

目前,公司专注汽车应急启动电源等智能车载设备。

“我们与骆驼集团进行了深度合作,由骆驼工厂代工生产,我们负责产品设计、品牌运营及全球销售。”一火跨境总经理李威介绍,骆驼集团作为亚洲最大的汽车低压电池制造商,年产能超4000万KVAh,省内襄阳和海外马来西亚、美国、德国等地建有智能工厂,可应对大规模订单。一火跨境所需的所有应急电源等产品均由骆驼工厂定制生产。出口的每一款产品都符合北美、欧盟、东盟等主流市场的认证标准。

2023—2024年,公司在北美业务实现爆发,在Amazon US成功打造出年销量超3万台的启动电源单品,并依靠TikTok短视频种草营销,触达大量年轻车主用户。去年,他们在非洲试水,引入南非留学生作为实习生和直播“种子选手”,深入了解Takealot平台的本地用户偏好。今年,他们又在中东Noon平台及非洲本地平台同步上线产品,实现了海外仓、本地语种客服的前置化。

李威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今年第一季度,尽管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但公司在骆驼集团强大的制造体系和自身数字化运营能力的支撑下,外贸业务依然取得显著增长,“一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占比超过90%,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下一步,我们打算远赴重洋,工厂、物流、标准,每一样都是挑战。”李威表示,将依托长江国贸未来在南非建立的电商产业园、前置仓、物流资源,在南非与供应商一起本地化建厂、本土化运营,实现从“中国卖货”向“非洲造货”的转变。

“我们不是简单地把产品出口,而是把整个中国跨境电商的体系输出去——从选品、拍摄、直播、履约到售后服务。”李威称,下个月,他将带队前往南非深度考察。

当前,一火跨境积极推进“人货场”三要素全面出海,已触达北美、中东、非洲三大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