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牵出的暖心故事

清明假期,阳新县兴国镇南市渔歌山庄游人如织,热闹之中,一段温情故事悄然上演。当何金瀮小朋友的家长柯女士看到失而复得的手机时,这场跨越八天的寻主接力,让春日的山庄更添暖意。

静默守候:遗失物的无声等待

4 月 5 日清晨,阳新县文旅投南市渔歌活动负责人李明喜在巡查时,发现一部遗落的手机。考虑到失主可能折返寻找,他立刻通过园区广播发布招领信息。春日湖风里,寻物启事循环飘荡,然而,两天过去了,手机始终无人认领。

执着溯源:从陌生号码到信任对话

“不能让失主干着急。” 面对静置在办公室的手机,李明喜决定主动寻找线索。他从通话记录中筛选出高频号码逐一联系,却频频遭到质疑:“一开始被当成诈骗电话,有人直接挂断,有人语气防备。”4 月 6 日,李明喜联系上了机主最近频繁联系的柯女士,发送了手机界面及园区调音室现场照片,并诚恳解释:“这应该是你朋友的手机,丢在我们这边了。手机没锁,我才查到这个号码。我是南市渔歌活动负责人,放心,不是骗子。” 即便再三说明,对方仍心存疑虑。

直到 4 月 7 日下午,失主家人柯女士主动添加李明喜微信。他耐心告知:“手机还在园区,我大概后天回去,到时给您送过去。” 话语间满是关切与担当。

温情传递:跨越工作日的贴心服务

得知失主是学生,工作日不便取件,李明喜立即协调送机上门。因临时沟通问题未能成行,他又叮嘱办公室工作人员妥善保管。4 月 13 日,孩子重返山庄,李明喜亲手归还手机,还递上一杯热饮:“看到孩子安心的笑容,比什么都值得。”

这部失而复得的手机,串联起景区工作人员的责任与善意。在南市渔歌的湖光山色间,李明喜用行动诠释了拾金不昧的美德,让文明服务的温度在细节中自然流淌。这样的暖心故事,正成为景区最动人的风景线。

通讯员 郑满星 柯海萍

责任编辑 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