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办实事 一线攻坚解民忧——孝感市坚持“开门教育”推动作风建设见行见效

“小区旁的新停车场终于动工了,以后停车方便多了!”近日,晒书台社区的居民李先生望着施工中的停车场,连连点赞。

这一民生工程的落地,正是我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开展学习教育中抓实“开门教育”的一个缩影。

“以开展学习教育为契机,从严从实改进作风,坚持开门教育,聚焦‘群众所呼’,及时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党员干部深入企业车间、社区楼栋、田间地头,把准基层“痛点脉”、摸清群众“心愿单”,以“接地气、通民情”的务实举措,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坚持问题导向

把“群众诉求”作为“工作追求”

孝南区祝站镇堰河村谷香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番茄迎来丰收季。村民熊细威麻利地将饱满的果实摘下放入筐中:“趁着接送孩子的空档来合作社干活,每月能添不少家用呢。”像熊细威这样在合作社灵活就业的村民已有20余人。

“村‘两委’给了我们实打实的支持。”合作社负责人魏建刚说,“不仅协助建大棚,还专门请来首衡城技术专家指导我们怎么把番茄种得又大又好吃。”

目前,全村已发展8家蔬菜合作社,成规模的种植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让村民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

“只要我们提出需求,村里就会想方设法解决。大伙觉得日子有奔头,自然愿意留在家乡搞建设。”魏建刚的话语里,道出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

堰河村的蓬勃发展,正是村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鲜活写照——聚焦急难愁盼精准施策,让乡村发展引擎在为民服务中持续发力。

企业发展一线同样涌动着服务热潮。

5月8日,湖北英众科技“恳谈会”上,企业负责人直言:“月底将新开服务器,技术工人缺口还有些大。”市领导当即协调市人社局、市教育局、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接连举办的3场人才招聘活动,为企业精准匹配273名技术工人。

这场从诉求提出到问题解决的高效响应,是我市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开门搞教育”的具体体现。

5月以来,围绕“破难题”“解民忧”主题,市委常委带领职能部门深入企业、基层开展调查研究70余次,以“面对面”恳谈、“心贴心”服务的担当,让群众呼声成为作风建设的“风向标”。

晒书台社区熊咀二路正在施工的停车场,将于7月投入使用,以解决社区停车难问题;汉川电厂四期项目的电力外送两条线路工程施工规划问题,在现场协调会中被推动解决;宏岳塑胶项目停滞不前的厂房建设,也于6月13日复工……

与企业代表共商发展对策,与社区网格员同查民生短板,与居民群众细聊急难愁盼,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背后,是领导干部带头下沉一线的担当,也是学习教育成效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的体现。

聚焦“关键小事”

将民生“痛点”化作“幸福支点”

“社区能建幸福食堂吗?”

“飞线充电该咋治?”

市高新区航天社区航天新村小区举行的“阳光恳谈会”上,职能部门与居民代表们齐坐一堂,共商治理良策。

恳谈会后,职能部门现场联动消防、物业开展夜间巡逻整治飞线充电,多部门联合清理乱堆乱种、修复破损设施。而复杂问题则纳入“清单管理”限时办结。如今的航天新村小区,充电设施规范有序,巷道整洁通畅。居民主动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实现了小区事大家商量着办、一起协力来干的良好局面。

依托首创的“阳光恳谈会”机制,市高新区通过24场恳谈会精准捕捉民生“痛点”,现场解决电梯故障、广场设施等160余件“关键小事”。

在政务服务领域,同样上演着“民呼我应”的生动实践。

“群众提出‘市民之家’24小时自助服务区夜间刷身份证进入有些不便,我们立行立改。”主动倾听民声、深入一线,全力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实现马上办、一次办、极简办、就近办、安全办。

市政数局主动对“办不成事”台账和12345热线工单进行分析,对孝感市民之家服务大厅实施“微改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增设“一键开门”通道、铺设地贴、加装夜光灯,完成市民之家无障碍通道改造,按照办事便利程度动态调整水电气窗口布局,设立实体化企业服务专区、公租房窗口、不动产与公积金下沉网点120余个等,切实提升政务服务工作质效。

强化建章立制 

将作风建设持续引向深入

老百姓看作风建设,关键是看操心事、烦心事有没有解决。各地党员干部们纷纷沉下身子,虚心向群众学习,汇民智、聚民心,把群众意见转化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熊书记,多亏您帮忙,这次下雨我家终于不漏水。”来自安陆市璟苑华府小区10号楼的居民的感谢声,让安陆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党组成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熊爱民在府城街道迎春社区代理书记期间的忙碌有了最实在的回应。

无论是迎春社区凤凰西区无人管护的公厕,还是凤凰东区破损的下水道盖板,这些微末之处的关键堵点陆续“疏通”。这位代理书记全身心扎进社区服务,逐个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社区生活环境得到了切实改善。

这样的民生温度源于安陆市建立的一套“零距离”服务机制的常态化运营:“我为群众代言”,线上线下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建立社情民意“收集-研判-分办-销号-反馈”闭环机制;“我为群众办实事”,领导干部和村(社区)领办实事1396件,已完成512件。

组织党员干部认领群众“微心愿”2666个,解决“微诉求”1610个;“我体验群众难处”,72名市直部门中层正职到社区代理书记5天,解决难事165件,化解矛盾83个,干部在“角色互换”中读懂民生密码,群众在“问题清零”中感受作风转变。

畅通民意诉求渠道,解决民生堵点难点。大悟县党员干部把会议室搬到了村头巷尾,召开屋场院子会、星空夜话457场次,征集群众意见1800余条。孝昌县推行县领导轮流坐班接待群众来访活动,每天安排一位县领导到信访局接待室值班,在第一线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带头推动化解信访矛盾。截至目前,16名县级干部开展接访133批次、197人次,下访39批次、71人次,推动化解信访矛盾102件。

从田间地头的民生实事到企业车间的发展难题,从社区巷道的“关键小事”到政务服务的细节优化,我市以“开门抓教育”的务实作风,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推动作风建设在一线落地生根,让学习教育成果真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来源:孝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