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堰水”去旅行!小水滴乘着东风,出发啦~

嘿,大家好~


我是丹江口库区的小水滴💧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

我正卧在武当山巅的云雾里

倾听金顶的晨钟


图源/小红书@仲黎小摄友


金乌乍现

山下轰鸣的引擎声惊醒了我的晨梦

原来是

2025"东风杯"京堰新能源汽车拉力赛的

24辆新能源车蓄势待发



它载着“净水北送 绿动京堰”的旗帜

从十堰出发

沿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轨迹

驶向1277公里外的北京



5月26日上午8:30

发车仪式

在丹江口市南水北调纪念园举行



在现场,我看到了

武当武术表演的刚柔并济
十堰文旅特产的缤纷绽放
在引擎轰鸣中共奏山水交响



在南水北调工程纪念园

小水滴志愿者手持“护水小卫士”徽章

恍若稚嫩的浪花为远行的航船系上祝福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的“均州剪纸”

将南水北调路线图与赛车造型巧妙融合

那张薄如蝉翼的红纸

裁出了当代治水者与古老技艺的时空叠影



我轻盈地跃入

东风新能源车顶的晨露

与这支钢铁雁阵共同启程




第一程

武当之巅,水与山的对话


八百里武当连绵不绝,云雾缭绕如轻纱。千年前,老子观水悟道,将水的谦卑与坚韧刻入中华文明的基因。而今,我的旅程亦如这“善利万物”的哲学——从高峡平湖出发,穿越山岭、平原,只为润泽干渴的土地。


地点/武当山金顶


七十二峰如莲花次第绽放,我们穿过紫霄宫的飞檐,掠过太子坡的朱墙,在十堰的群山间蜿蜒成银色长龙。新能源车无声的胎痕与库区的碧波平行延展,恍若当代治水者与古人在时空长河中的默契应答。



丹江口库区,这片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此刻正以170米蓄水位吞吐着汉江与丹江的馈赠 。水天相接处,300亿立方米的碧波荡漾,倒映着武当金顶的飞檐斗拱。


库区关闭386家污染企业的决绝、28项水质指标常年Ⅰ类的坚守 ,让我如一滴被涤净的甘露,带着“五利俱全”的水利使命奔涌向前。


地点/丹江口库区


第二程

千岛画廊,水与画的交融


行至丹江口大坝,我望见自己的千万个分身正在水库中列队。这座亚洲天池收纳着豫鄂陕三省清泉,年均380亿立方米的蓄水量,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心脏"。


地点/丹江口大坝


此刻,参赛车辆在沿途排列成新能源方阵,太阳能板在车顶折射出粼粼波光,与库区浩渺烟波交相辉映。我望向身旁的新能源汽车,它的电池里流淌着清洁能源,正如我体内承载的清澈。南水北调库区净水与东风新能源车同步践行绿色使命,正如总书记所言:“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水资源。”“确保江湖安澜,碧水东流,净水北送。”


地点/环库公路,图源/小红书@销魂豆沙包


“快看!水在画中流!”岸边的孩子指着宽敞的水面惊呼。我化作一滴灵动的水珠,穿梭于“小太平洋”的浩渺与“丹江小三峡”的险峻之间 。千岛画廊的柔美与壮阔,恰是水之灵性的具象。


地点/千岛画廊


第三程

干渠蜿蜒,水与城的相逢


告别丹江口的山水画卷,我进入纵横交错的输水渠道。穿越中原大地时,我时而化作云气俯瞰暗渠巨龙,时而凝成冰晶亲吻输水管道。在南阳方城垭口,地下穿黄工程的钢铁长城令我震撼;在郑州穿黄隧道,我与黄河水擦肩而过却泾渭分明。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


当燕山山脉的轮廓映入眼帘,我听见同伴们在管道中的欢歌。自2014年通水至今,我们已为京津冀输送超600亿立方米清水,相当于搬运了4200个西湖。此刻拉力赛车群正穿过永定河生态走廊,他们的车载屏幕上跳动着水质监测数据:Ⅱ类标准,pH值7.3,总硬度120mg/L——这些数字在终点化作了玉渊潭畔绽放的笑靥。


地点/丹江口水库


暮色降临时,我顺着水龙头跃入景山脚下的四合院。茶汤在青瓷碗中舒展,京腔在胡同里流淌,而千里之外的丹江口水库,月光正将新的水滴注入这条永不干涸的血脉。


地点/丹江口水都花月夜,图源/小红书@FF


东风新能源汽车还在沿着南水北调的旅程奔跑,车内温度恒定,新能源车的电机持续运转,如同南水北调工程中永不熄灭的泵站。


总书记说:“南水北调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要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此刻,我想起库区移民搬迁时老人们含泪的微笑,想起丹江口库区关闭386家污染企业的决绝 。水的旅程,是奉献,亦是重生。


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艾河村,一位外迁老移民挥别亲友。陶德摄

装满家具的移民船只行驶在丹江口库区。陶德斌摄


沿途的充电桩在水源地次第亮起,像极了我们流向北方的轨迹——清洁的能量与纯净的甘露,正沿着新时代的经络,书写着中华大地的绿色传奇。


地点/丹江口千岛画廊


净水北送,绿动京堰

我晶莹的身躯化为亿万水分子

将北京的水龙头与丹江口库区永远连在一起


从此,我的一滴水与千万滴同伴

永远流淌在首都的水管中

那一辆辆东风新能源车

也将继续在绿色发展的路上

书写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