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
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单项)预赛
在荆州文化体育中心体育馆开幕
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及2个行业体协的30支代表队
齐聚荆州、同台竞技
伴随着这项国家级赛事举行
荆州再次成为全国
羽毛球运动爱好者瞩目的焦点
而就在4月11-13日
中国·荆州2025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羽毛球邀请赛也在荆州举行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羽毛球邀请赛
已连续在荆州举办三年
是中国羽毛球协会
全民健身积分赛五星级赛事
也是荆州自主打造的一项IP赛事
以这场五星级赛事为契机
来自北京、上海、深圳
石家庄、成都等地的
60支代表队齐聚荆州
以球会友、共襄盛举
赛场之外,大家“跟着赛事去旅行”
穿越古城,赏美景、品美食
赛事经济、体育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1月22日,2025年"宜荆荆恩"城市圈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暨荆州市"奔跑吧·少年"迎新春羽毛球比赛在荆州圆满落幕;
2024年7月20日,2024年湖北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在荆开赛,来自荆州、恩施、黄石等省内各地市的22支代表队、800余名运动员、领队、教练上演巅峰对决;
……
近年来
国家级、省级重要羽毛球赛事
一场接一场在荆州举办
为什么是荆州?
荆州凭什么如此受青睐?
这里是奥运冠军吉新鹏、谌龙的家乡
是世界冠军郭振东、王祉怡的家乡
羽毛球运动正在这里蓬勃发展
成为全民健身与青少年
体育教育的闪亮名片
而羽毛球
就像这座城市精神高高划起的抛物线
向着高处展翅 向着远处逐梦
全民参与 点燃运动激情
5月2日下午,沙市码头文创园内老电影院门口人头攒动、欢声笑语,沙市区“羽动沙市·趣玩摇篮”羽毛球互动推广活动火热开启,百余组家庭和羽球爱好者欢聚现场挑战趣味项目、赢取惊喜好礼共度活力满满的亲子时光。
这是继4月份沙市区“羽冠摇篮”分站选拔赛开展以来,掀起的又一次“羽毛球热”。小小羽毛球就像一根纽带,编织着新时代的活力沙市。“羽冠摇篮”联赛通过“分站赛+总决赛”模式,紧紧把沙市全区10个镇、街道衔接起来,在各分站赛获得优胜名次的队伍将晋级年底联赛总决赛。
5月9日上午,立新街道分站赛在新起点羽毛球馆热烈开赛,来自6个社区、3个村的90名羽毛球爱好者开展激烈比拼;
5月10日上午,解放街道分站赛在北湖路社区冠军羽毛球馆火热开赛,来自12个社区的120名羽毛球爱好者积极参赛,上演了一场跨越年龄与职业的全民运动盛宴;
5月10日上午,朝阳街道分站赛在四码头羽毛球馆欢乐开赛,街道9个羽毛球俱乐部的140多名羽毛球爱好者,共同享受运动带来的激情与快乐;
5月11日上午,中山街道分站赛在四码头羽毛球馆激情开赛,来自8个社区的47名羽毛球爱好者,在赛场上默契配合,共同挥拍;
……
精彩还在继续,全民健身热潮持续升温。
“我坚持打羽毛球3、4年了,慢慢热爱起这个项目。羽毛球是全身的运动,现在感觉人也轻松了。我还和其他羽毛球爱好者一起建了一个群,大家固定每周二和周四一起打球。” 市民汤澎说道。
长城羽毛球俱乐部负责人何翔告诉记者,到俱乐部来打羽毛球的人年龄在30-55岁之间,职业也涵盖各行各业。在他经营球馆的5年中,打球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场地处于饱和运营状态,他相信羽毛球事业会越来越好。
白羽为墨 书写教体融合
让每次挥拍的梦想都有枝可栖。在校园里,羽毛球运动同样备受青睐。
近日,2025年沙市区中小学生球类运动会暨“羽冠摇篮”羽毛球比赛顺利举行。比赛共吸引了全区30余所学校、近300名运动员参与。沙市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区教育局举办中小学生球类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的第五年,该比赛已成为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区教育局积极整合资源,联合荆州市体校及专业协会、俱乐部,构建“校内训练+校际联赛+选拔竞赛”的立体化培养体系。目前,全区在各俱乐部和羽毛球馆参与培训的学生近千人,校园羽毛球氛围日益浓厚。”这位负责人介绍,吉新鹏、谌龙等奥运冠军,王祉怡、郭振东等世界冠军的诞生,更为沙市羽毛球运动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这些冠军们从沙市的校园和球馆走出,他们的拼搏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沙市青少年投身羽毛球运动。
荆州市沙市区红门路学校学生伍北辰说:“我坚持打羽毛球有几年了,心态变得更加成熟,意志品质也更加坚定,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能放弃。” 该校羽毛球教练张明伟告诉记者,根据不同年龄层,学校对孩子们的羽毛球训练内容进行了区分,高年级学生主要以竞技为主,参加各类比赛;低年级学生以兴趣引导为主,比如二、三年级学生,力争向荆州体校输送更多人才,进行更加专业的培训。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投入专项资金,开展“一校一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优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工作,先后有30多所中心城区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被命名。该类学校每周开设一节羽毛球课,所有班级每学期完成不少于20节羽毛球课时。与此同时,积极打造“未来杯”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事,并广泛开展班级之间、年级之间、校际之间羽毛球竞赛活动,建立荆州市羽毛球锦标赛、俱乐部联赛机制,助力羽毛球运动在校园扎根。
培育人才 打造竞技高地
市体校是“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以该校为依托,荆州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羽毛球后备人才,向湖北省队输送的运动员排名全省第一。荆州市羽毛球项目多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奥运周期突出贡献奖”,为全国羽毛球运动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采用系统化的青训体系与人才选拔机制。”沙市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区教育局和学校积极配合市体校,做好羽毛球人才选拔和训练工作,多所中小学与体育部门合作,将羽毛球纳入校本课程或特色项目,通过“兴趣班—校队—市队—省队”的阶梯式培养,层层筛选优秀苗子。目前,在市体校常训的学生近60人,近五年向湖北省队输送了15名青少年运动员,潘胤龙等更是入选国青和国少队。许多家长表示,让孩子学习羽毛球,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希望他们能传承沙市羽毛球的优良传统,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当一座城市将某种运动刻入基因,获得的不仅是奖牌与荣耀,更是一种重塑城市灵魂的磅礴力量。“荆州是名副其实的‘羽球之乡’。”这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冠军谌龙给出的答案。对他而言,荆州是家乡,更是他羽毛球运动的启蒙地,是“梦开始的地方”。
不仅仅是谌龙,荆州还为辜家明、吉新鹏、郭振东、龚伟杰、王祉怡“造梦”。如今,他们已成为荆州羽球项目的“金字招牌”,这些荆州籍运动员在羽坛获得的荣誉与头衔,足以让荆州羽毛球运动“笑傲江湖”。
远离聚光灯下的国际赛场,荆州羽毛球运动同样热烈、精彩。带着清脆声响的小小羽球疾速飞扬,激发着城市向上而生的新活力。
因为一场比赛
爱上一座城
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地人
因为羽毛球运动
了解荆州爱上荆州
希望越来越多的本地人
爱上羽毛球运动
让羽毛球成为
荆州又一张响亮的名片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