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总装车间,搭载全球唯一可变压缩比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一辆辆天籁、探陆、英菲尼迪等车型陆续驶下总装线。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车间预留升级区,汽车整车生产设备智能化提升更新改造项目施工同步进行。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鸟瞰。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作为东风日产高端车战略基地,身负东风日产转型升级重要使命,一刻也慢不得。”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总经理杨峰松说,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正按照襄阳市委、市政府与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达成的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等共识,忙生产、战项目,奋力为襄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新力量。
走在襄阳东风汽车大道,湖北汽车产业发展的脉搏在这里激烈跳动。作为湖北重要的高端车型生产基地,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分量颇重。
在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办公大楼照片墙上,记者见到了第一辆湖北产乘用车——富康下线时的模样。
湖北产第一辆乘用车在襄阳下线。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前身是东风汽车装配试制厂。1992年9月4日,东风公司第一款轿车——富康轿车在这里下线,奠定了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生产高品质乘用车的基础。”杨峰松介绍,2002年2月,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在此挂牌成立,当年10月,风神7200—Ⅲ轿车正式生产。
2003年7月,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纳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导入天籁车型。当年11月,天籁项目正式启动。2004年9月,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竣工,天籁正式下线。2005年5月,工厂迎来10万辆车下线历史性时刻,开启了发展新篇章。2011年导入楼兰车型,2014年导入东风英菲尼迪Q50L,2016年导入西玛车型,2018年导入奇骏车型,2024年导入探陆车型。自此,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构建了完整的中高端乘用车生产体系和产品体系。
正在生产的英菲尼迪汽车。
截至目前,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已累计生产乘用车260余万辆,以一个独立的整车制造厂,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生产6200万辆汽车贡献了卓越力量。
2014年,东风日产襄阳工厂以4.5分的综合成绩通过英菲尼迪项目监察,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认证的工厂,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正式具备高端乘用车生产资格。
东风日产车辆工程技术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东风日产各大生产基地的车型选择,是由车型平台、零部件共用化和生产线通过率等因素决定的。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是高端平台,所以东风日产的中高端车型均布局在襄阳。
数字化是定义高端基地的首要指标,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理所当然地成为东风日产旗下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工厂。
在襄阳市委、市政府、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支持下,东风日产襄阳工厂不断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先后实施10余个生产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对工厂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进行全面提升。
第七代天籁快速驶下总装线。
杨峰松介绍,通过全线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的产品、工艺、工厂、资源、工艺更改5个方面实现了数字化建模,并通过导入TCM数字化工艺平台,实现了开发、工艺设计、部分制造现场过程的数据可视化及闭环管理,整车试作周期缩短15%以上。
杨峰松介绍,今年,东风日产襄阳工厂还将同步实施“百名数字员工打造计划”,将为打造日产旗下TOP品质全球标杆工厂再添力量。
东风日产车以其卓越的舒适度、豪华感和强大动力,赢得了“大沙发”的美誉,成为众多消费者心中的理想车型。
作为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汽车座椅配套商,襄阳东风李尔泰极爱思汽车座椅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李尔泰)为打造高品质汽车座椅用功甚深。
东风李尔泰工作人员介绍,以最新车型“探陆”的座椅为例,这款基于人体工学设计的汽车座椅,从项目启动到产品定型,公司前后花了4年时间。
东风李尔泰、东普雷、恩梯恩等襄阳18家企业,在配套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的同时,研发设计、生产工艺等得到大幅提升,成为主机厂联动零部件供应商同步转型升级的典范。
在产学研合作上,东风日产襄阳工厂与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襄阳产学研基地等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
2024年6月,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与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湖北产业教授”称号获得者万东明签订产教融合协议。双方充分运用企业实践和技术平台,通过项目开发,助力襄阳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
4月7日,湖北汉江铁路运输有限公司刘岗货场正在装载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生产的天籁汽车。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正在书写转型升级新篇章。“加速燃油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将中国化的东风日产实现全球化发展,是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稳住基本盘、拓展新市场的重要举措。”杨峰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