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湖北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近百位湖北民营企业家代表受邀出席。九州通医药集团董事长刘长云等多位企业家发言,成为大会上的亮点。
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为民营企业点赞:提供1万个就业岗位的邦普产业园、打破多项技术海外垄断的锐科激光、在“尖刀工程”支持下步入发展快车道的衷华脑机、以“赶超雷军”为目标的武汉模态跃迁“00后”团队、创造超4400亿元工业产值的联想武汉产业基地等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创新经济的先锋、活力经济的源头、开放经济的主力、民生经济的基石。这些企业家为何能代表湖北民营企业?从他们身上又能看到湖北民营企业的哪些精气神?

九州通是一家集科研、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科技驱动型全链医药企业。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34亿元,位列中国500强企业第176位,中国民营企业第55位。2025年开年以来,经营态势良好,销售和利润均实现了较好的增长。
九州通医药REIT的基础设施资产——武汉东西湖现代医药仓储物流项目。
刘长云表示,将始终聚焦大健康行业,不断拓展新赛道、新业态、新模式。在新产品方面,九州通成立4家研发机构,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年研发费用2亿元到3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总代理实现销售141.19亿,同比增长18%。新零售方面,加盟药店已近3万家,已成为中国药品零售企业销售规模前十强。新医疗方面,建立“数字化+供应链”体系,诊所加盟店1366家,未来五年计划实现直营+加盟诊所突破万家。
他表示,九州通还将推进数字化和不动产证券化,深化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建成现代化的公司治理体系,实现“百年老店”目标,为湖北支点建设贡献力量。

“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仅用时52天,创造出令人瞩目的‘宜昌速度’”和‘湖北样板’。”时疆感慨,这是他在国内其他任何城市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政府效率。
邦普时代45万吨新一代磷酸铁锂项目施工现场。
时疆表示,为了顺应市场需求,今年1月,邦普集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址建设新一代磷酸铁锂项目。湖北产业基础雄厚,营商环境优越,干事创业劲头足。邦普集团对备选建设地点的产业优势和营商环境进行充分考量比选,最终选择在宜昌追加投资56亿元,建设邦普时代45万吨新一代磷酸铁锂项目。项目瞄准一月签约、二月开工、当年投产的目标,跑出湖北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速度”。
时疆说,今年是宜昌邦普进入大规模联机联调阶段的关键年,也是企业全面由建设为主切换至运营爬坡为主的关键年,宜昌邦普总产值将突破百亿元大关,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未来,我们还将坚定发展信心,牵手湖北、深耕宜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只有打造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从根上做到自立自强,才能真正确保我国发展技术的安全。”何恩培一番掷地有声的发言,引来全场热烈掌声。
传神语联以“做愚公,走硬道”精神,深耕人工智能与语言科技领域20年,先后承担1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已获得发明专利161项。2023年推出首个全栈技术国产化的“根原创”大模型-任度,2024年7月通过中国信通院评测,得到“0开源依赖”和“无已知安全漏洞”结论,具备自主安全可控、数推双脑、高性参比、绿色经济和全兼容等特点,其实时学习和长效记忆技术在全球具备领先优势。同时,传神用“根原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语言服务。在行业应用上,传神以“根原创”人工智能技术为抓手,全面助推航空航天、金融、干细胞药物研发、中药材基因研究等数据安全敏感行业向前发展。
2024年11月,传神语联推出任度双脑大模型。
“有人问我,当今开源这么发达,还有必要坚持‘根原创’吗?在10年前,这是一个不可理解的愚蠢‘坚持’,但今天,国外正在用行动告诉我们‘非常必要’。”何恩培表示,传神将充分发挥自主原创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持续加大对“根原创”技术研发投入,加快形成中国路线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湖北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黄立介绍,目前,衷华脑机已成功解决同时进行神经信号采集与神经元精准刺激这一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开发的双向脑机接口芯片与微电极之间的封装工艺,实现神经信号的就地处理,提高信号解码精度与刺激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同时采集多维度神经元信号的问题。2024年11月15日,衷华脑机已成功实施了湖北首例临床试验,截至目前已完成四例短期临床试验,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公司已申请国内外专利234件,构建了强大的专利防护网与护城河。
衷华脑机三款产品。
黄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大大提振了民企发展信心,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吹响了民企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衷华脑机作为湖北本土培育的高科技企业,将牢记嘱托,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勇当湖北未来产业发展排头兵,为“支点建设”贡献更大民企力量。

“世界的市场,是中国的机遇;而中国的发展,更是世界的动力。”张伟认为,中国企业“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上去’”。
联想于2012年落户湖北,其武汉基地累计创造工业产值超4600亿元,产品和技术服务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联想75%的营业额来自海外,但75%的生产制造、70%的研发人员、60%的员工布局在中国大本营。张伟说,正是“植根中国、链接全球”,赋予了联想出海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植根中国奠定在全球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又借助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推动、反哺国内产业链的完善。”
位于光谷的联想武汉产业基地内,研发人员在进行手机天线射频信号测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从2006年开始,联想带动供应链企业加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管理,目前已覆盖95%供应商,加速全行业“绿色发展”。在联想武汉基地,自研的智能排产系统将排产时间从6小时缩短到1.5分钟,每年可节电2700兆瓦时,减少碳排放2000多吨。
“通过坚定推进ESG战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链,打造出海绿色通行证。”张伟介绍,联想供应链能力目前名列全球前十,“我们愿与全球企业一起,为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体系而努力。”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