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丨从文物到习俗 荆州博物馆探寻古韵遗珍

4月4日上午,荆州博物馆以“溯源荆楚清明,探寻古韵遗珍”为主题,推出清明节特别活动,通过文化课堂、手工体验与文物探秘等形式,带领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节日与荆楚文化的深度融合,吸引馆内游客积极参与。


上午10点,游客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走进珍品馆展厅,聚焦战国楚墓出土的漆木镇墓兽,讲解员以文物为引,揭开古人清明祭祖的神秘面纱。带着探秘后的思考,游客转场至“清明文化小课堂”,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古风图片与精炼文字生动展现了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及特色饮食文化,并现场邀请小朋友朗诵清明节相关诗词,参与者在一帧帧画面中领略了千年传承的文化脉络。

游客陈小秋带着孩子参与了活动,感叹道:“今天在这里听了宣讲,了解到清明时节有一些特别的祭祀方式和活动,要吃的食物和游园活动之类的,小孩子在这里学到了平时在课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更加身临其境地了解古人在清明节进行的活动,对小孩子非常有意义!”

随后,游客们亲身体验了手工制作“纸鸢书签”的乐趣。工作人员分发材料并示范步骤,参与者将彩纸、流苏等元素巧妙结合,制成兼具实用与艺术性的书签。荆州博物馆以文物为媒、以节日为桥,让公众在互动中感知传统文化魅力。

荆州博物馆讲解员薛露说:“我们在清明节举办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让更多的游客朋友们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同时也通过我们馆里的文物,比如漆器玉器里面隐含的关于清明节的一些丧葬习俗,更多地去了解我们的楚文化以及古代人是如何度过清明节的,未来我们也会探索更多活动形式,来唤醒我们荆州博物馆文物的生命力。”


(作者:记者:孙煜瑶、徐诗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