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等1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9年和2035年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阶段性目标。
其中,《指导意见》从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完善志愿服务保障等方面,支持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指导意见》提出,推进老年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积极组织卫生健康、支教助学、文化惠民等志愿服务,持续开展邻里守望、普法宣传、移风易俗、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推进老年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鼓励老年人采取菜单式服务、“结对+接力”以及“以老助老”等方式,提供长流水、不断线的志愿服务。另外,要完善志愿服务保障,做好老年志愿者身体状况评估,提供物资设备、安全保障及相应保险,鼓励采用服务积分、时间储蓄等方式,增强老年志愿者的主动性和荣誉感。
民政部老龄工作司副司长 郭汉桥:我们将推动各地加强线上线下联动,常态化动员老年人就近就便参与城乡社区志愿服务。引导教育、科技、卫生健康、农业、文化、体育等各行各业老年志愿者,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实现老有所为。
提升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质量
老年教育、文化、体育等活动是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的主要载体,《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创新发展老年教育、丰富老年人文化服务供给、加强老年人体育健身工作等方式,全面提升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质量。
《指导意见》提出,要丰富老年人文化服务供给,鼓励和支持相关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增加面向老年人的优惠时段。鼓励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有线电视收视服务,持续推进电视操作复杂治理工作。提升旅游服务设施适老化水平,鼓励开发旅居养老、“家庭同游”等产品,落实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发展老年旅游保险业务。
加强老年人体育健身工作,在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老年人健身需求,支持相关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错峰使用。
另外要创新发展老年教育,结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合理设置基层老年教育学习点,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
民政部老龄工作司副司长 郭汉桥:在服务供给上,一方面,加强国家老年大学建设,搭建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优质学习资源供给。另一方面,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普惠性老年教育。特别是促进老年教育同养老服务、文化服务等融合发展,满足老年人社会交往需求。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