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亿12岁至35岁之间的年轻人,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功能下降本身就不可逆转,再加上长时间戴耳机、爱乱掏耳朵、不会正确擤鼻涕、爱熬夜这几件容易影响听力的事,总有一件是你们爱做的——若任由这些行为继续伤害耳朵,可能导致耳聋提前找上门。
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讲一讲,为啥这些日常行为会损伤听力。
内耳有一种细胞叫毛细胞,主要负责把声音信息识别后,传递给神经细胞,传到大脑,靠它我们才能听得到并听得清楚各种声音。
普通人大概有1万5千个内耳毛细胞,出生后逐渐凋亡,且这种细胞死亡后不会再生。一般情况下,这些细胞用到老年都是足够的,但如果出现一些“意外”,就会加速它的死亡,出现听力下降、听力损伤甚至完全听不到的情况。
有时是因为年龄、疾病等因素,毕竟年龄越大内耳毛细胞越少,听觉功能就越老化,而细菌、病毒感染、外伤、肿瘤等疾病,也可能引起听力损伤。
但目前看来,年轻人的听力下降主要是因为不正确的行为和习惯,给耳朵制造了额外的噪音和疾病,让内耳毛细胞受伤、死亡、减少。
看看下面这几种行为,或许有一款你会中招:

戴耳机时,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不要超过60分钟,外界环境声音最好不要超过60分贝。 每天使用耳机总时长不要超过3~4个小时。 做好耳机清洁消毒。戴耳机时耳道空气不通畅,相对潮湿,不仅容易长耳屎,容易造成细菌或真菌感染。如果没有定期给耳机清洁消毒,也可能会引发炎症影响听力。
2
耳屎结成团块堵住了整个外耳道,出现耳朵堵塞感、听力减退时; 油耳堵塞外耳道,导致听力下降; 外耳道或者颌面发育畸形如外耳道狭窄的孩子,耳屎多半自己排不出来; 耳部有慢性疾病如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胆脂瘤、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
3
不要同时捏住两侧,先捏一侧,稍微用点力擤出来擦干净,然后换另外一侧。 控制好擤鼻涕力度,不要太用力。 擤鼻涕后把纸巾丢到垃圾桶,然后洗手,注意卫生,避免感染。
4
听不见或听不清门铃声、电话铃声; 在餐厅、商场等公共场所交谈或聆听有困难; 自己觉得其他人说话咬字不清; 口头禅是“你再说一遍?”或经常答非所问; 电视机、手机的声音随时都开很大声; 打电话都没法听清对方在说啥; 经常听不到别人在背后喊自己; 在开会或小组讨论时难以听清别人所说的话。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