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首条全自动乌龙茶大宗茶生产线在阳新县建成, 标志着黄石茶叶生产实现了从“春茶一季”向“四时有收”转变,曾经无人问津的夏秋茶,将变成“金叶子”。
走进阳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大宗茶厂,茶香扑鼻。偌大的生产线旁,智能设备有序运转,少有人工忙碌的身影。从鲜叶到成品,全程自动化,茶叶品质更稳定,生产效率更高。
闽派茶叶公司总经理 陈尧:整条生产线长达300米,仅需4名工人就能完成生产,我们身后的每一个摇青桶,最大可容纳400公斤的茶青,像这样的茶青桶我们有30个,每年可生产1000吨乌龙茶。
不同于绿茶“精挑细选”的严苛,乌龙茶偏爱成熟叶片,粗放式的机械采摘,既提高工作效率又实现了物尽其用。
阳新县农发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谈晓东: 目前打造的是湖北省首条乌龙茶全自动机械生产线,福建有2家,我们是全国第三家。
据介绍,这条刚刚建成的湖北省首条全自动乌龙茶大宗茶生产线,由阳新县农发茶业公司与武汉顽徒公司联手打造,总投资近2000万元,预计6月上旬正式投产。
阳新县农发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谈晓东: 产品主要用于奶茶的原材料供应,以及茶饮原材料供应,目前已经跟全国连锁店古茗签订了500吨订单,6月下旬与三得利、京东谈合作。
黄石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全市茶叶种植面积共有9.18万亩。过去,黄石的茶产业讲究“一芽一叶”的鲜嫩,只做春茶“一季生意”。每年谷雨节气后,漫山茶树便进入“休眠”期。近年来,随着中式茶饮的迅速崛起,阳新县率先破局,开始积极拓展夏秋茶生产线。
阳新县农发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谈晓东:模式转变以后,茶农可以从一采转变成三采到四采,乌龙茶一年四季都可以采,茶农每年每亩增收800元到1000元。
从春茶到秋韵,从嫩叶到乌龙,全自动乌龙茶生产线将有效盘活闲置茶叶资源,让一片茶叶实现四季突围。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创造产值1亿元以上,带动2万人端稳“致富碗”。
记者 费懋华 编辑 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