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火星漫游、AI造救援神器……人工智能课还能这么“玩”!

在武汉经开区神龙小学,

VR探火星、AI造救援车等

新奇有趣的数智课程

跃然呈现在小学生的课堂上。

5月9日,长江云新闻记者走进神龙小学“星屿学院”自学室,在任务规划区,六年级学生正在围绕《AI火星车救援挑战》这一主题,通过自主体验、小组合作、STEAM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开展项目式主题课程。

在自学区开展项目式主题课程

同学们去科技馆研学时,发现了休眠中的“祝融号”火星车,于是发起了救援这辆车的情境任务:制作一辆智能火星救援车。通过VR设备,同学们沉浸式体验火星地貌与环境,对火星环境有了初步体验后,再与老师搭建的AI专属智能体(探测分析师)对话,获取精准且科学的火星环境数据,完成与地球生存环境的类比数据报表。再根据火星环境的数据特征,分析火星救援车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为制作火星救援车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材料车间”进行拼装与编程

在实验室里,同学们在“材料车间”根据设计图纸,选配符合火星车设计方案的标准配件,如需定制个性化车标,就去3D打印区自己建模打印。准备好材料后,再与AI专属智能体(精工制作师)对话和讨论,生成制作流程图,在“组装车间”进行拼装与编程,实现远程遥控火星车行驶与器械臂救援等功能。

同学们在自制火星沙盘上进行模拟测试

火星车模型制作完成后,就要完成模拟测试和智能升级。同学们自制了“祝融号”休眠位置的火星沙盘,利用平板远程控制系统,模拟“智能火星车救援任务”的运行测试,同步记录运行数据及发现的问题,及时修复与优化。

模拟运行正常后,再通过与老师搭建的AI专属智能体(智能升级师)深度对话,学习了解温度、语音、巡线、避障等自动驾驶的基础原理知识,再分组学习各类传感器的功能和编程方法,共同优化火星救援车模型,实现智能驾驶的升级。

“AI+美术”教室

此外,还有“AI+美术”教室实现篆刻数字化,学生为火星车设计中国风logo;“AI+音乐”教室用Suno AI创作星际主题曲,融合古筝等民乐元素;同学们通过AI剪辑软件制作双语微电影,讲述火星救援故事……

“AI+音乐”教室

“当AI火星车的轮胎碾过沙盘上的红色砂砾,当古筝泛音与AI生成的星际旋律共鸣,传统课堂的边界正在技术赋能下悄然拓展……”神龙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们在虚实交织的探索中印证着,“真正的教育革新,始终扎根于让每个孩子真实触摸知识、主动创造价值的土壤。‌”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