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味 | 湖北黄石:春野寻鲜

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四季轮回中,隐藏着一套严密的历法。我们沿袭祖先的生活智慧,并以此安排自己的饮食。这是关于时间的故事,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秘密。

楚菜大师  胡晓屹:进山喽!

楚菜大师  胡晓屹:我16岁学厨,师父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七分选材 三分手艺”。

谷雨,菜大师胡晓屹带着学徒华山,踏上了自己持续多年的“春日约定”。

楚菜大师  胡晓屹:这个刚冒点头,这两个(中)先挖这个。

在胡晓屹心里,山林是厨房的延伸——唯有亲手触碰泥土的温度,才能理解食材的魂。

楚菜学徒 华山:师傅,这笋子好大呀,挖起来你看一下。

竹,是文人笔下的君子,亦是厨师眼中的珍宝。其幼芽竹笋,藏匿着春日最鲜嫩的讯息。

早在2000年前,人们称竹笋为“竹萌”,称呼上就依稀透露出对“竹宝宝”的珍爱之情。

楚菜学徒  华山:师傅,这个是什么笋子?

楚菜大师  胡晓屹: 这个是楠竹笋,华山,我们一老一小,就像这竹子和竹笋一样的。

掌厨42年的胡晓屹,今天的目标不是漫山可寻的楠笋,而是深埋黄土之下的“笋中之王”——黄泥拱。

楚菜大师  胡晓屹:黄泥拱一般一个山头不见得有几棵,要达到五六十公分以上的这个厚度的土壤,才能够出上一棵。

黄泥拱的寻觅,是经验与运气的博弈。

楚菜大师  胡晓屹:食材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一种恩赐,食材的寻找,它靠的更多的是幸运和机遇。

两人一路翻山越岭,一路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一片松软的黄土地。

楚菜大师  胡晓屹:来来来,来,华山,赶紧来看。

楚菜学徒  华山:嗯。

楚菜大师  胡晓屹:这个露了一点尖尖。

楚菜大师  胡晓屹: 这土非常松泡,黄泥拱在这种环境里面是最容易产生的。

楚菜大师  胡晓屹:来来来,华山,你来看这个笋子的色泽。

楚菜学徒  华山:好白啊。

楚菜大师  胡晓屹:吃一点,很多山民直接当水果吃。

楚菜学徒  华山:好脆啊。

楚菜大师  胡晓屹:脆吧。

楚菜学徒  华山:又脆又甜。

黄泥拱的肉质比任何春笋都更为嫩甜爽脆,它从收获到食用,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以分钟计算。

楚菜大师  胡晓屹:自古以来,中国人做笋,就离不开肉,竹笋和肉是绝配。取所有黄泥拱的尖,跟腊排骨进行煨制。从土里到锅里,争的是一个时间,留的是山的味道。


黄泥拱的鲜香,只需以最朴素的烹饪方式激发,以山泉煨笋,佐几片腊排骨,鲜甜顷刻满溢。

楚菜学徒  华山:好嫩。

楚菜大师  胡晓屹:嗯。

楚菜大师  胡晓屹:有了好的食材,再加上我们有好的手艺,让我们的美味锦上添花。今天,要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面。

在胡晓屹心里,这简简单单的一口笋,是春山的呼吸,是传承的情分,是时间的味道。

(作者:耿宏杰 李晶 袁军 徐波 陈丹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