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长江解读

融资渠道少、用能成本高、人才缺口大,是不少民营企业“成长的烦恼”。湖北省最新出台的《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畅通要素流通便利度”为企业提供破解良方。来看看这些举措如何直达企业痛点。

60%投民企 7000亿元政府主导投资基金群已到位  

民营企业还在为融资难发愁?目前,湖北7000亿元政府主导投资基金群已就位,到2027年,其中60%的真金白银将投向民营经济。无论是并购重组、股权转让,还是资产证券化,企业都能获得融资。到2027年,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将提升到25%,净增贷款5000亿的“资金池”等待激活。这意味着,中小微企业不用再担心“过桥难”,成长型企业能放心扩产增能,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投入有了更强后盾。

省委金融办资本市场处处长 徐凯:抓紧制定出台,重塑企业上市挂牌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按照梯次培育、精准辅导、协同赋能的思路,为包括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新增土地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占比60%

土地资源紧张怎么办?眼下,湖北企业的“发展空间”也有了新解法。“标准地”出让+五证同发审批模式全面推广,拿地即开工将成常态。支持“零增地”技改政策更是贴心,不用新增用地,企业就能通过设备升级、产线优化拓展产能。到2027年,60%的新增土地指标将向民间投资项目倾斜,无论是制造业升级还是新兴产业布局,都能找到更适配的发展舞台。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三级调研员 谢正彪:鼓励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和弹性年期方式供应土地,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免收不动产登记费,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也能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新增能耗指标60%优先保障民间投资

企业的用电价格也打了下来!2025年工商业电价每度再降1分钱,绿电消纳和市场交易机制全面优化,满足外向型企业购买绿证、使用绿电。到2027年,60%的新增能耗指标将优先保障民间投资项目,高耗能企业转型有空间,新能源企业发展有底气。

每年50人“量身定制”楚商培养计划

企业的用人难题也有了破局之道。“民营企业服务月”即将启动,保障民营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用工。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政策,让企业能用股权吸引留住顶尖人才。新时代楚商培养计划更是“量身定制”,每年50名“楚天英才计划·创新型企业家”培养名额虚位以待。

(来源:长江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