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打“飞的”能半小时玩转武汉都市圈;东风汽车玩起跨界,自研发动机即将跟着无人货运飞机“上天”;中国光谷半岛生态体验园内,游客乘着滑翔伞与春风共舞,鸟瞰赏樱……最近,武汉低空新鲜事不断。
抬头仰望城市上空,载人的、送货的、滑翔的、医疗救援的,目之所及,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在不同高度穿梭,充满赛博感。不仅如此,还有一批来自武汉的低空力量正向外拓展,“飞”向全球的应用现场。
2024年8月8日,武汉汉南机场 ,一架小型飞机载着游客向上爬升。当日,“武汉汉南机场”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市民可预约体验低空飞行驾驶。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上个月,九峰山实验室传来好消息:实验室研发的20米远距无线传输能量技术,让无人机在空中无线充电,增加续航时间。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完成示范验证。”九峰山实验室研究中心无线领域首席专家吴畅透露,实验室正与低空经济、物联网等领域的下游需求方对接,争取早日落地应用。
在上个月举行的2025年低空经济创新生态(武汉)大会上,“应用”和“场景”成为与会专家热议的焦点。
“无人机正从‘看得见’向‘用得好’跨越。”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看来,城市治理、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农业植保、低空巡检、消费文旅等领域低空应用场景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2024年11月15日,武汉首条长江低空游览航线试飞。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去年武汉首批18条低空商业试点航线获批以来,低空经济不断“上新”,正加速走进大众视野,来到你我身边——
汉南,武汉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乘坐“空中巴士”去旅行,一个多小时飞抵十堰武当山机场;
汉口北低空港,载重5吨的无人货运飞机装载着服装箱包升空,只需19分钟就能抵达鄂州花湖机场;
硚口,载着“救命血”的无人机从武汉血液中心飞往武汉亚心总医院,将运输时间缩短至19分钟;
光谷,全国首个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的“空中劳模”,天未亮巡检路网,大半夜巡航河湖,深度融入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与民生应用,3分钟内就能飞抵任意现场;
新洲,快递“坐”着无人机送到村民手中,家住李镇村的李新朋直呼“太方便”……
今年,武汉计划开通低空飞行商业航线10条以上、城市治理类航线1000条以上。
2024年10月23日,武汉未来科技城,湖北无人机培训基地,学员正在学习理论知识。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年来,低空经济迎风而上,新赛道日渐开阔。
千米之下,机遇无限。抢滩这一万亿蓝海,武汉当仁不让。
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认为,武汉应进一步发挥“九州通衢”的交通枢纽优势,发力低空经济新赛道。
政策端、产业端同频共振,武汉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正加速形成,越来越多优质资源“组团”入局,“向天空要生产力”的路径更加明晰——
去年10月,湖北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揭牌成立,业内200多家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携手突围。
今年3月,武汉市未来低空经济研究院正式揭牌,目前聚集了理事单位27家,智库专家50余名。
4月10日上午,峰飞航空武汉总装基地在汉阳黄金口动工。未来将实现年产200架产能,成为武汉的eVTOL无人机“航空枢纽”。
2025年4月10日,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正式破土动工。“图为凯瑞鸥”大型消防无人机在演示飞行。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同日,占地260亩的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也正式启动建设。
“这里并非传统产业园,而是无人机的空港枢纽。”汉阳投资发展集团董事长冯振宇畅想未来:各类无人机均可以在这里起降、通航,结合高铁枢纽场景,市民和游客可以半小时通达武汉都市圈内各城市。
低空经济催生“云端”新职业,无人机操控员等岗位出现了大量缺口,“考证”热度持续上升。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湖北省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蔡晓东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湖北省无人机执照考证人数呈“爆发性增长”。
“去年下半年以来,光谷未来科技城考点考证人数从去年初每月不足200人,翻倍上升至每月500多人。其中,90后、00后占绝大多数。此外,还有不少人选择转换‘赛道’,比如一些创业者从驾校转型无人机培训,‘老司机’改练操纵杆。”蔡晓东说。
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建涛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2月,武汉市无人机相关企业约有1800家,航空运动相关企业约有115家,直升机相关企业约有70家,通用航空相关企业约有700家。
2024年10月23日,光谷普宙科技小型无人机测试场,两位研发人员在一个小机库旁对无人机进行出厂前的最后测试。记者 胡冬冬 摄
“武汉有不少在业内‘闯荡’多年的企业已经将应用场景拓展到省外甚至全球。”蔡晓东分析,这不仅依靠多年技术的积累,团队的运维和服务能力也获得了业内的充分认可。
放眼全国,普宙科技的“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城市”治理模式有了更广泛的应用,在黑龙江、辽宁、陕西、湖南、四川、江西等省份均有标杆项目落地。
普宙科技总经理陈虎举例:“比如,我们在深圳福田区共部署15台自动机库,实现了辖区79平方公里范围内无人机智能应用全覆盖。”
“我们的产品还远销欧洲、北美、南美、大洋洲等地区,现已为全球300多座城市、多个行业领域数千位客户提供了自动化、无人化、定制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普宙科技海外市场相关负责人说。
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旭日蓝天是一家深耕无人机领域多年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初,企业开发的无人机外卖小程序“旭日点单”正式上线。如今,他们的产品不仅能在黄陂乡野间点咖啡,还能在海南陵水县猴岛、呆呆岛点汉堡和甜品。
森林防火是旭日蓝天的另一个“看家本领”。旭日蓝天董事长王重霄告诉记者:“今年初,旭日蓝天成功中标云南省林业项目和重庆市林业项目。上个月,我们凭借‘重庆森林草原防火无人机管理系统’,成功处置了重庆多地火情。”
2024年11月11日,电鹰科技无人机EMH1600带着顾客下单的化妆品,从光谷综保区跨境购品源生活广场起飞,历时10分钟左右,送达湖北科创供应链基地。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电鹰科技在能源领域与华能新能源、国家电网合作,用无人机巡检、架线,常年服务于云南、广州、陕西、内蒙古、江苏、西藏、新疆等地。
就在上周,电鹰科技携无人机EHM-2600参与深圳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测试,从全国近70家企业中脱颖而出,凭借“破窗时干脆利落,灭火精准有力,物资投送高效精确”入围“决赛”。
“我们不仅要做细分场景的‘引领者’,在各自优势领域收获眼前的订单,解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还应积极探索载人和载货两个‘大场景’,提前布局设备、技术、人员和市场。”蔡晓东透露,今年6月,电鹰科技和普宙科技都将试飞企业自研的eVTOL,填补湖北eVTOL制造空白。
(来源: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