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支点建设 | 中铜华中铜业:从“薄”到“厚”变化自如 3月份实现单月盈利

中铜华中铜业有限公司是湖北黄石下陆区发展壮大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技改项目助力下,具备了全厚度区间铜板带箔材生产能力,3月份实现单月盈利。

眼前这张只有头发丝直径十二分之一厚的超薄压延铜箔,是中铜华中铜业进军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市场的“敲门砖”。近两年,在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深度对接过程中,企业意识到,要在新风口上站住脚,光靠“薄”还不够,还需要填补在“厚”上的短板。

中铜华中铜业有限公司装备能源中心副经理  王延辉:原始设计我们公司产能是3毫米的铜板,前期面临的困境就是没有10毫米以内的厚板产品。

面对市场需求,中铜华中铜业迅速布局,在板带车间规划建设了一套10毫米清洗、剪切厚板带生产线。产出的产品得到下游客户的认可,被广泛应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板上,成为企业全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铜华中铜业有限公司装备能源中心副经理  王延辉:每年6000吨的产量,按照初步加工附加值(计算),每年平均带来3000万元左右的效益。

从6微米铜箔到10毫米铜板,全厚度区间内的“变化自如”,让中铜华中铜业具备了与5G技术、芯片材料、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全面接轨的能力。除了开拓新市场,企业还陆续实施了产品表面质量提升、环保综合治理等系列技改项目,推动更多中高端产品质效双升。

中铜华中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赵健:例如4号成品洗改造后,为公司的异型带、复合带关键拳头产品质量稳定提供保障,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用的铜铝复合带在此工序生产,大大提高了材料最终的抗剥离强度,实现年产约8000吨的产量规模。

技改成效立竿见影,今年3月,中铜华中铜业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长3531吨,综合成品率同比提升2.79%,单位完全加工成本同比减少17.57%。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企业还立足“华中铜谷”,积极拓展高端铜基新材料研发,构建深加工产业集群,不断强化与上游大冶有色、下游友和铜业的纵向链接,全面降低物流与采购成本,把自身利润做得更厚,把发展前景做得更广。

中铜华中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赵健:二期项目重点布局高附加值铜箔产线,形成光箔、处理箔两大系列产品,推动铜基新材料与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耦合发展。

记者 何奕海  编辑 梁俊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