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 强创新 促融合 畅循环 | 黄石:以营商环境之“优”谋高质量发展之“进”

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过去一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聚焦“五大行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翻开2024年黄石优化营商环境答卷,改革突破与创新成果交相辉映。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四年奋进全省第一方阵,GDP增速7.5%左右、居全省第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5%左右、居全省第1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增速全省“双第二”。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全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超36万户、新登记市场主体4.7万户,企业类经营主体占比达25.2%,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持续提升。

这一串鲜活数据的背后,是黄石持续奋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更是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惠。

2024年,黄石聚焦强服务、增便利,不断优化政务环境,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依托“政策计算器”智能匹配系统,全市共拆解细化减税降费、资金奖补、金融扶持等惠企项目106个。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市域44%,大冶“数公基”经验获全省推广。全年“无申请兑现”资金2.24亿元,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3.1亿元。

三丰智能装备集团股份公司技术部技术人员  肖挺:(无申请兑现)不用申报,也没有提交资料,资金直接拨付,对于企业来说非常方便、便捷。

去年以来,黄石坚持深化信用治理与监管创新,以信用赋能市场活力,通过大力推行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累计确定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事项615项,全年对2620家新业态、创新型企业减免了行政处罚。同时,创新“信用+基层治理”模式,打造诚信示范街2条,626条企业信用瑕疵“一键修复”,构建了更加规范高效的营商生态。

湖师学术交流中心酒店负责人  汪成莹:  这是我们首次接到“首违不罚”处罚决定书,给了我中心及时整改的机会,同时通过现场指导,也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业务知识,让我们感受到了(柔性)执法的温度。

此外,黄石还聚焦市场准入便利与要素保障优化,以改革提效能、疏堵点、激活力,打造门槛更低、成本更优、支撑更实的发展环境。1062项事项实现都市圈通办,154项审批“承诺即办”。“一业一证”覆盖27个行业,5164家企业体验“拿证即开业”。同时,创新“共享用工”机制,为282家重点企业招工6.17万人。推广实施“301”线上快贷,为民营企业发放贷款20.58亿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进至第78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2%、居全省第2位。全年注册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9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0家。政企早餐会解决问题882个,企业诉求解决率达94%。

湖北智慧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星:(早餐会)这种形式,我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它并不是说只是开这个会收集问题,后面还在持续跟踪,去落实这些问题,形成闭环。

聚焦固底线、保权益,优化司法服务机制,黄石还坚持以法治护公平、疏堵点、稳预期,积极构建公正透明、活力有序的市场生态。通过建立涉企诉讼“标星”服务机制,1万多件纠纷诉前调解化解,85%的知识产权案件两个月内审结。通过制定《破产案件审理规范指引》,优化破产执行,通过“预重整”+破产重整,审结旧存破产案件26件,化解债务8.81亿元。

黄石联瑞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 目前我们企业已经拿到了5万元的欠款,确实是省钱省力省时间。

去年以来,黄石持续深化国际枢纽能级,不断优化跨境服务网络,努力构建高效便捷、内外联通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全市港口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同比增长21.1%。跨境电商9610业务日处理量突破6万件,RCEP绿色通道助企抢单29亿元。4个万吨级泊位建成投用,黑色金属材料基地晋升“国字号”,6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产业基地获省级认定。

黄石天海航运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兰: (黄石)出口货物通关、进出口船舶的申报非常方便快捷。出口货物直接在黄石报关装船,减少了货物中间转运的环节,减少货物在多次中转装卸过程中对货物的损伤。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黄石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更高标准、更优举措、更大力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为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贡献黄石力量。

记者 程琳 编辑 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