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点赞!黄石新港10年蝶变惊艳世界

4月23日15时36分,在湖北黄石新港,巴拿马籍货轮“大成10”号装载好了3000多吨特种钢,办完离港手续后,顺利离泊,直达韩国釜山。这是黄石新港今年首次开行直达国际港口的货运航线,标志着该港口的近洋直航进入常态化运行新阶段。

黄石新港是长江中游少有的优良深水港区,也是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黄石新港最早开通到韩国釜山港的近洋外轮直航航线,可以追溯到2017年。   

“我们的外贸出口货物批次零碎、交货期杂,对货物集并水平要求较高,并且在我们这里生产的特殊钢在韩国的订单规格集中、总量较大,开通至釜山港的近洋直航,能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时效。”黄石市港口物流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然而早些年,黄石长江岸线发展无序,70多公里岸线上,就有106个非法码头、123个非法泊位,严重影响航运发展。   

以港兴城的黄石决定以铁腕举措整合港口资源,拆除了小散码头,集约化布局万吨级泊位。2014年,黄石市与深圳港集团合作,以海港标准建设黄石新港。2015年,黄石新港顺利开港。10年来,这里已建成23个万吨级泊位。   

“2017年,我们决定将黄石新港打造成长江中游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铁水联运枢纽港,开始在这里布局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黄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并在2021年顺利通过验收。   

2024年4月,黄石再次成功纳入铁水联运“长江班列”范围。“我们通过‘江海直达+长江班列’物流新模式,有效释放了‘前半段降成本、后半段省时间’的物流红利,降低了货物中转损耗、缩短了运输时间、提升了运输效率。”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陈涛介绍。   

黄石新港规模逐步扩大,能耗也增加起来。为了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推进港口绿色低碳转型,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与国电投湖北公司合作,在2024年建成了黄石新港综合智慧零碳电厂(一期)项目。   

“项目建设了8套港口岸电、1座重卡换电站、15台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桩,全天24小时运营,每天可满足50辆重卡车200车次换电需求。”陈涛介绍,该项目每年可为黄石新港提供200万千瓦时绿色电能,年节省电费约15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57万吨。   

更快、更远、更绿色的黄石新港,2024年完成货物总货值403.89亿元,同比增长16.58%。然而,黄石新港并不满足于此,更智慧的黄石新港正在加速建设。   

“智慧黄石新港三期项目集成了自动化设备,安装了数字网络运营系统,布局光伏、风光电互补供电系统,可以最大可能降低港口运转过程需要的能耗。”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港口已经构建了“5G+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长江内河唯一实现5G全覆盖的散货码头,设备作业效率提升8%,设备运维效率、生产组织效率提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