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中心医院 | 多学科接力,突破复杂肝癌手术难关

通过术前转化治疗缩小病灶后,外科手术精准切除主体肿瘤,术中同步实施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灭活卫星病灶,成功帮助一名老年晚期肝癌患者实现“无瘤生存”(NED)。近日,黄石市中心医院位于黄金山院区的肝胆胰外科II病区和腹盆肿瘤内Ⅱ科(肿瘤微创科)联手完成一例高难度肝癌多学科联合治疗,标志着黄石市中心医院实现复杂肝癌治疗模式从单一学科“单兵作战”向多学科“立体围剿”的跨越。

患者为72岁男性,确诊时肝内已存在直径7cm×8cm的主病灶及4处卫星灶并伴有门静脉癌栓,分期为III期肝癌,传统手术难以完全清除。黄石市中心医院由肝胆胰外科II病区、腹盆肿瘤内Ⅱ科(肿瘤微创科)、影像科介入等组成的MDT(多学科会诊)团队制定个性化方案:先通过靶向联合免疫的转化治疗,使肿瘤缩小、卫星灶活性降低,为手术创造机会。治疗3个月后,患者主病灶缩小至5cm,MDT团队通过再次综合评估,认为患者目前具备了根治手术条件。

经肝胆胰外科II病区陶桢主任医师主刀切除主病灶后,手术团队借助开腹手术提供的清晰视野,由腹盆肿瘤内II科(肿瘤微创科)张光林主任将超声探头直接置于肝脏表面,对肝左右叶深部四处直径0.5-1cm的卫星灶进行毫米级定位,“就像拆弹专家处理隐藏的炸弹,每个消融点必须精确控制能量场。”张光林介绍,通过实时超声监控,微波针在130℃高温下用时15分钟彻底灭活所有微小病灶,术中造影证实消融区完全覆盖肿瘤并保留足够安全边缘。

“此次采用‘术前转化+外科切除+术中即刻消融’的联合术式,既避免分期手术的肿瘤进展风险,又通过一次麻醉可望实现根治目标。”据介绍,在传统肝癌治疗中,多发转移灶往往被视为手术禁忌,但对于中晚期肝癌,通过多学科协作将不可切除转化为可根治,5年生存率有望从不足20%提升至40%以上。

目前,黄石市中心医院黄金山院区建立肝癌多学科联合诊疗标准流程,未来将推广“术前精准评估—转化降期—根治性联合治疗”的全链条管理模式。近年来,肝癌NED(无瘤生存)的全新理念兴起,该理念摒弃传统的单纯姑息性治疗方法,转而采用NED理念来救治中晚期肝癌患者,可以使无法手术的患者在转化治疗后获得根治性切除,实现阶段性治愈,从而实现长期生存的第一目标。

来源:黄石市中心医院

通讯员:刘建萍 张君 余细兵


(作者:刘建萍 张君 余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