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世界首创,就在宜昌!

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奥司他韦”成为不少家庭的常备药。这款治疗和预防甲型、乙型流感的“大杀器”,全球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就在宜都东阳光,过去5年,东阳光奥司他韦全系产品累计产量及出货量全球第一。


在东阳光,“出圈”产品不只有奥司他韦,冬虫夏草、胰岛素、红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公司依靠抗感染、微生物发酵、冬虫夏草三个省级研究中心,创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奥司他韦生产基地、全球规模最大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生产基地等六个第一,一款款“拳头”产品正从这里走向国际市场。

多年来,东阳光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上布局国际市场,在国外市场上实现68个品种制剂获批上市,拥有163个海外仿制药批文,成为国内药企中获得海外ANDA(新药简略申请)批文最多的公司之一。

图片

一粒“神药”替代进口
在位于宜都的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剂工厂,一批批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正经过装箱打包,源源不断地发往各地市场。

图片

▲工人正在打包奥司他韦颗粒剂。徐磊 摄

20年前,奥司他韦是当时全球最有效的抗流感药物之一,尤其对H5N1禽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病毒有显著疗效。瑞士制药巨头罗氏集团原研的“达菲”在全球范围内供不应求。

“之前一直依赖进口,价格高昂。”东阳光集团董事、宜都基地总经理朱英伟介绍。

2006年,东阳光从罗氏手中拿到专利授权,开始在中国生产磷酸奥司他韦,商品名为“可威”,这是罗氏首次将奥司他韦的生产授权给中国企业。

图片

▲资料图

经过18年的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最大的奥司他韦生产商之一,公司现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奥司他韦生产基地,拥有磷酸奥司他韦所有剂型,颗粒剂每年满产产能36亿袋、胶囊剂每年满产产能30亿粒,全系产品占据全国流感用药市场70%以上份额。

图片

一根虫草走下高原

相比奥司他韦的普遍,来自高原的冬虫夏草因其独特和稀缺,就显得没那么“平民化”。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国家二级保护物种,被誉为“百草之王”“软黄金”。原产地在氧气稀薄、气候严寒的高海拔地区,生长周期长。

但眼下,东阳光正凭借其仿生态繁育技术,在全球率先实现人工繁育冬虫夏草的产业化,产能大幅提升。

为让虫草“下山”,自2005年起,东阳光260多名科研人员便潜心攻关,模仿其原生环境。

“我们花了近10年时间,将高原上的虫卵带回来,模仿高原的气温、光照、土壤等,让其在我们这里生长,最终在2012年才实现公斤级产出。”东阳光冬虫夏草项目副总经理郭瑜介绍。

图片

▲工人正在分拣筛选虫草。徐磊 摄

从幼虫到虫草,需要2到3年的时间,经过清洗、挑选、冻干等工艺,最终制作成可食用的产品。根据大小,论根卖,市场上最贵的一根约398元。

郭瑜介绍,冬虫夏草系列产品从2023年开始,年产量可稳定在60吨以上。不仅如此,工厂化的生产,可突破季节的限制,全年随时都可以吃到“新鲜”虫草。2024年,东阳光的冬虫夏草还成功进入了新加坡、日本等东亚市场。

图片

一支药剂走出国门

不只有冬虫夏草等大健康产品的成功出海,眼下,东阳光即将成为国内首家进入美国市场的生物药胰岛素企业。

在东阳光胰岛素工厂自动化包装线,一排排一次性胰岛素注射笔整齐列队即将上市。

图片

徐磊

“公司建成了全系列胰岛素生物药生产基地。胰岛素已有五个产品上市,且全部中标了国家集采。甘精胰岛素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接受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检查,有望在年底获批。”东阳光宜都基地胰岛素工厂负责人李爽介绍。

李爽表示,若能成功获批,公司将成为国内首家通过FDA认证的胰岛素生产企业。打开美国市场,也就意味着公司将坐上胰岛素行业“头把交椅”。

图片

▲胰岛素生产车间。徐磊 摄

不仅如此,公司另一款产品,门冬胰岛素将于2027年在美国上市。

“创新,是深植于东阳光血脉的基因,除此之外,我们在寻找项目的时候,也看准了它市场容量足够大。有市场需求、我们有竞争力,才是我们的首选方向。”谈及东阳光实现多个全球第一的秘诀,朱英伟面露骄傲神色。

2024年,宜都基地销售额突破232亿元,出口创汇1.37亿美元。东阳光正以创新为引领,布局全球,开启国际化新篇章。

来源:白龙岗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