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锐评|湖北建成5035个工会驿站,便民就该精准把握群众需求

极目新闻评论员 程曼诗

实习生 李昕月

外卖骑手、快递员穿梭在大街小巷,为市民生活带去便利;环卫工人风雨无阻,换来城市清洁美丽。在岗位上辛勤付出的他们,在哪里可以便捷地休息、饮水、充电、消暑?

极目新闻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湖北省工会驿站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湖北已建成投入使用5035个工会驿站。累可歇脚、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饥可热饭、闲可充电、急可如厕……工会驿站,正在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户外工作者的温馨“港湾”。

外卖骑手林先生在中南路铁塔骑手之家工会驿站休息

累了能有地方歇脚,冷了可以取暖,热了能够纳凉,渴了有免费的水喝,饥了能热饭,手机没电可以充电,内急有厕所可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需求,对于长期奔波在户外的工作者而言,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以往,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中常常为这些琐事困扰,而工会驿站的出现,如同一场及时雨,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这不仅提升了他们工作的便捷度,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与关爱,工作的积极性和对城市的归属感也随之增强。

充分考虑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群体的需求,这背后彰显的是浓浓的政策善意。在如今多元化的就业格局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户外工作者数量日益庞大,他们为城市的运转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然而,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他们面临着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不便。工会驿站的设立,正是政府和社会关注到这一群体需求的体现,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回馈,是从细微之处彰显人文关怀的有力举措。

比如说,外卖骑手宋成提出希望驿站能24小时开门,让夜间送单的骑手也能有地方休息。工会迅速响应,引入“云值守+AI智能分析”系统,满足了骑手们的这一诉求。这一过程,不畏难、不回避,是倾听民意、解决民需的生动实践。乐于倾听群众建议,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这正是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关键所在。正所谓,只有真正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群众的声音,才能让便民实事精准对接群众的实际需要,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将驿站建在骑手最繁忙的线路上”,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为民理念。它体现了工会驿站建设不走形式、不做表面文章,一切以方便群众使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最大化地发挥驿站的服务功能,真正让每一个奔波在路上的户外工作者切实享受到驿站带来的便利。群团组织的优质资源被打包进驿站,开展“群团携手进驿站・服务群众到一线”系列关爱服务活动,更是让驿站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就业帮扶、矛盾纠纷调解、青年志愿、家风培育等服务融入驿站,不仅解决了户外工作者的生活需求,还关注到他们的职业发展、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需求,让驿站成了一个全方位服务群众的综合性平台。

便民实事不论大小,关键在于是否能精准把握群众需求,是否能用心去落实。当我们把每一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就能让便民实事成为温暖人心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