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2日),2022年一季度湖北经济运行成绩单是正式出炉,从数据来看,一季度湖北全省经济起势有力、开局良好,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2022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0804.6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24.54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4669.97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5410.15亿元,增长5.9%。
观经济发展之形
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跳出短期数据升降看大势。基于2021年因低基数带来的高增速,一季度湖北多项指标呈现趋势性收敛,但拉长焦距纵向看,经济回归常态化的路径依然清晰;放宽眼界横向比,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作出了湖北贡献。
从发展现状看,主要指标增长较快。一季度全省GDP总量10804.6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7%,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分别增长9.8%、20.0%、7.8%、13.7%,分别高于全国3.3个、10.7个、4.5个、3.0个百分点。从发展基础看,供需两端支撑有力。三次产业持续恢复。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6.1%。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保持正增长。1-2月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5%,10大门类行业中有9个行业实现正增长。三大需求不断改善。一季度全省施工项目13663个,同比增加3667个,其中亿元以上施工项目6966个,同比增加1264个。批零住餐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增长19.1%、7.3%、8.2%、5.5%。出口额增长26.3%,高于全国12.9个百分点
察市场变化之态
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透过市场积极变化看活力。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湖北统筹推进逆周期调节,综合实施退税减税降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形成了加大落实宏观政策力度的“组合拳”,“见苗浇水”“放水养鱼”,为市场发展注入活力。
政策效应持续彰显。一季度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新开工项目2225个,同比增长1.8倍。基础设施投资加速回暖,增长18.3%,比1-2月加快7.7个百分点。企业效益继续好转。省委、省政府出台“稳工业增长18条”“服务业帮扶45条”,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落地,规上工业利润增长8.1%,规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39.3%。市场预期恢复向好。市场主体加速增长,一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51.9万户,增长2.0倍。湖北成为投资兴业热土,招商引资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数增长1.2倍,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5.4%,民间投资增长21.2%,占全省投资比重达62.1%。
看百姓获得之实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湖北持之以恒稳就业,更大力度保供稳价,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民生底色彰显经济发展成色。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季度新增城镇就业20.79万人,同比增长16.4%。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低于全国0.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48元,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2%、9.1%。城乡收入比值2.16,较上年同期缩小0.06。基本生活保障有力。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6%、12.1%,口罩产量增长35.0%。限上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5%、18.8%。民生支出持续加大。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9.3%,教育领域投资增长21.2%。
瞻长远发展之势
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着眼长期稳健发展看后劲。湖北牢牢把握增长、转型、发展三个关键,在全力以赴稳增长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孕育,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基本面、积蓄新动能。
新产业增势强劲。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高于规上工业12.9个百分点。光纤、光缆、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6.0%、24.5%、30.1%。1-2 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4.1%、29.4%。网络新业态发展加速。一季度限上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28.6%,占全省限上商品零售额的比重19.0%,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一季度,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2.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43.9%,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增长加快,新能源汽车、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限上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倍、46.6%。一般贸易占全省进出口总额72.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35.3%,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省经济起势有力、开局平稳,但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大,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下一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抢抓二季度政策兑现窗口期,精准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消费回补、循环畅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